他垂下眼眸,示意老师先进。

井教授边往里进边说:“小孟啊,这两位就是绿氢科技的小吴和小禾。小禾跟你同一届呢,你认识吗?”

孟玦在他们对面的位置站定,看着老师的方向,目不斜视:“不认识。”

这么说也不奇怪,一个学院几百号人,哪能都认识。

“没事,我来介绍一下。”井教授十分热情,“吴总,小禾。孟玦是我的学生,这两年也在做氢气储存方面的研究,跟你们选择的技术路线,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小季呢,是我第一届学生的学生,现在研二,偶尔跟着孟玦一块儿做项目。”

名为师弟,实则差了一个辈分的季阳波憨憨地招头,算是跟陈与禾二人打过了招呼。

刚见面的四人一一握手,孟玦只跟吴浩帆象征性地碰了一下,然后跟没看到陈与禾似的,径直坐下了。

吴浩帆若有所思地看了孟玦一眼,没说什么。

陈与禾的手僵在半空中,还是季阳波有眼力见儿,握住陈与禾的手,笑容可掬:“何总好,我叫季阳波。”

六年了,陈与禾没有想过会跟孟玦再见面。江宁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遇到一个人何其困难。

但偏偏就这么巧,他们需要的专家居然就是孟玦。

事已至此,尽管知道孟玦不会轻易答应,陈与禾也要尽力一试。

她一直没坐下,拿出准备好的项目介绍书,分别递给孟玦和在他身边的季阳波:“孟老师,季老师,这是我们的项目介绍。我们有意向研发更轻质的储氢材料,希望能跟你们合作。”

“是啊,小孟。你之前不也说想往这方面深入研究吗。这次正好,吴总他们有产业化经验,有团队,小禾也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技术上,要多交流多碰撞,才能出好结果。”

“老师,这个项目我不想接。”

“为什么?”

发问的是陈与禾。

她刚刚才把项目资料给他,他甚至都没有翻开看过,就一口否决了。她很难不怀疑他公报私仇。

井教授似乎也没想到向来温和有礼的学生竟然拒绝得这么干脆。这刚坐下,还没开始谈呢,就这么拒绝了?

他打着圆场:“小孟啊,资料你带回去看看,不着急决定。”

“不用了老师,我最近挺忙的,师兄公司那边的研发进度也很紧张。”

“是,我也理解。不过,吴总他们这个项目跟你的课题有重合的部分,这对双方都有利,至于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你再和吴总他们商量嘛。”

对方来者不善,吴浩帆早有察觉。

陈与禾对这一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对公司的研发也至关重要。吴浩帆说:“这样吧,我们先大致介绍下我们项目和后期的规划,孟老师觉得呢?”

孟玦面色有些凝重,但老师也在等他的回答,他不好让场面太难看,只好同意。

吴浩帆略微松了口气,对陈与禾说:“小禾你来介绍吧!”

这个项目是陈与禾全权负责的,由她来讲自然最合适。

但孟玦却不这么认为。

陈与禾介绍完以后,孟玦一次性提了好几个问题,每一个都是急需攻克的技术难点。

“贵司打算怎么解决高密度储氢与轻量化的矛盾?”

“既然要产业化,贵司又如何平衡产品的性能、安全性和性价比?”

“贵司提出用钛掺杂的碱金属铝氢化物,作为可逆氢存储材料,但据我所知,这种材料制作成本高、材料本身的循环稳定性也有待验证。”

孟玦一口一个贵司,生硬别扭,甚至还掺杂着贬损,全程都没看陈与禾一眼。

这口气,陈与禾一一咽下,但她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