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杂,里面学生年纪都小嘛,更多的侧重点在引导和培养。

心心不需要引导,小丫头从小就有人带领。

别看她现在各科成绩都好,但其实小丫头那小脑瓜是一颗完完全全的理科脑袋,还不会认字的时候,加减乘除就已经算得很溜了。

随着年龄大了一点后,她和杨又琴待在一起的时间明显更多了。

杨又琴以前是闻谵的老师,现在又是心心的老师,这两年,她偶尔会带着心心去实验室晃晃。

小丫头招人喜欢得很,上到一些老教授,下到一些师兄师姐都喜欢逗她。

每次去晃一圈回来,脑袋里装满了新知识,口袋里装满了小零食,哪哪都没空着。

清大物理系那边基本上已经默认这个聪明的小丫头以后是她们的人,心心也是这个意思,小小年纪目标很明确。

这些穆绵之前就和招生办的王老师他们说过,但是她说归说,招生办的老师不听,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

万事没有绝对嘛,小丫头这不是还没高考呢嘛。

不想走少年班没事儿啊,首都大学也有物理系呀!

开玩笑,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小天才当然是要争取到自己学校来的,小丫头一看以后就大有作为。

连物理系的老师也找过穆绵,美其名曰,母女俩上一个学校多好啊,这就是教育的传承啊!

很显然,说这话的时候,他们刻意忽略了心心如果去清大的话,不仅父女俩是一个学校,祖孙俩也是一个学校。

这传承得更久,都隔辈了。

眼下,被‘偶遇’的次数多了后,穆绵都已经习惯了,她笑呵呵地看着王老师,带着点玩笑似的语气,“王老师你这大下午的蹲操场边,锻炼呀?”

王老师也笑呵呵地打着哈哈,甚至还像模像样拉伸了一下胳膊,“哈哈哈哈哈可不是嘛,锻炼锻炼,坐办公室久了这腿难受。”

招生办的老师都有点能说会道在身上,他也没要穆绵接话,紧跟着道:“穆老师你一会儿没课了吧,现在是要去接孩子放学?”

穆绵:“离她们放学还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