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学一教楼201教室里,穆绵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教室里乌泱泱坐满了人,有本专业的,也有蹭课的。

这年头的大学课堂跟以后不一样, 上课时间光明正大开小差摸鱼的少。

教室里, 一个二个都听得聚精会神的, 毕竟穆老师上课很是风趣幽默、通俗易懂, 人还好看。

穆绵今天穿了一套天蓝色套装, 上面长袖的料子不厚, 但看着很有质感, 白色的大方领显得脖子又细又长。

下面是天蓝色长裙,腰间系着白色腰带,头发随意披着。

明明已经三十出头了, 但看着也没比台下的学生们大几岁。

这么多年过去, 穆绵在学校依旧很有名气, 大学时期的那些事儿,到现在偶尔还能听到一些学生们提起。

除此之外, 她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也很是耀眼, 好看又有能力,还很好相处的老师,真的没有学生不喜欢。

这会儿的课堂上, ‘叮铃铃’的声音响起后,穆绵准备的内容也讲完了,卡得相当准,一点没拖堂。

大课与大课之间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穆绵是准时下课了,但架不住学生们好学,她又被围着问了十几分钟的问题。

等从一教楼出来,时间刚好三点半。

一教楼旁边就是操场,穆绵迈着步子直奔操场边上停着的那辆小汽车,车是去年年初买的,贵是贵了点,但有车以后,日常真的方便很多。

还没等穆绵走到车跟前,后面忽然传来了喊声,“穆老师,巧了么这不是,你刚下课啊?”

那语气怎么说呢,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听出来,很是刻意。

来人是首都大学招生办的王老师,从这学期开学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穆绵已经跟对方‘偶遇’好多次了,每次都在她下课的时候。

起因是,教育部这几年鼓励高校接收一些虽然年纪小但格外聪慧的学生,就是以后的少年班。

最早在七八年的时候,科技大学就已经设立了少年班。

首都大学和清大这些高校都要晚一些,这几年才开始弄,迄今为止,少年班的建立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学校确实已经接收了一些天才小神童。

说起天才小神童,学校没人不知道,经济系的穆老师家里就有一个,才十岁,现在已经上高三了。

心心小学毕业以后,跳过了初一,初二读了上半学期,然后直接去了初三。

中考的时候,小丫头是市里第一名,当时来了好些记者采访,教育局都来人了,场面一度很壮观。

去年,心心以高中生的身份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以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都获得了特等奖。

特等奖拢共也就三个名额,含金量相当高。

一起参加的还有西西,成绩也很是不错,抱了两个一等奖回来,姐妹俩奖金加起来不老少呢。

给她们校长乐得呀,瞅着都年轻了好几岁,校长当时还带着主任和任课老师来了家里一趟,对姐妹俩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同时,记者又来采访了,加上中考的时候,报纸报道了两次。

总之就是,现在学校都知道穆绵亲闺女是个小神童,所以很理所当然的,穆绵被招生办的老师盯上了。

九月初开学的时候,学校招收一批小天才,心心不在里面。

关于要不要走少年班这条路,前两年穆绵夫妻俩连带着杨又琴和心心认真讨论过,小丫头自己不想去。

穆绵自然是依了闺女,走少年班限制确实有点多。

一来,学校现在对于少年班其实也还处在摸索阶段,配置不算全面,师资力量什么的,比较有限。

二来,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