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探了头出来,见小姑娘不敢进来,喊了十一一声,十一乖乖挪了个位置。

老太太朝李丹琴笑了笑,“小琴是吧,快进来坐会儿。”

李丹琴见狗走远了,迈着脚步进屋,“奶奶好。”

老太太笑眯眯的,“好好好。”

穆绵背着包风风火火地从屋里出来了,后面还跟了西西。

小姑娘也想跟着去玩儿,穆绵自然是依了她。

西西这次期末考试考得挺好,成功拿到了班里第一名,虽然只比第二名多了零点五分,但零点五分也是分呐,总分加起来就是比第二名高,可给小丫头骄傲坏了,这几天走路都蹦蹦跳跳的。

穆绵看向李丹琴,“要不要喝点水坐会儿?”

李丹琴摇头,“不用不用,出门的时候喝过了。”

两大一小跟老太太招呼一声后便出门了,三人沿着胡同边走边随口唠着。

李丹琴:“怎么就你奶在家呀?”

穆绵:“我嫂子也在,她在屋里忙。”

聂思慧早在没放假前就给自己找了个挣钱小生意,她有一个交好的同学家里有点橡胶厂的关系。

聂思慧就从同学那里低价拿了一些橡皮筋,没有任何加工,黄不溜秋一根的那种。

她手巧嘛,可会做东西了,就想整点发圈出去卖。

这主意还是穆绵出的呢,毕竟家里弄吃食的已经有好几个了。

严格来说,这发圈小生意算是姑嫂俩合伙,穆绵眼光好,给设计了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款式,好看得很,都是市面上暂时没有的。

光是图纸画出来就深得西西喜欢,直呼她以后要一天换两根,一个月不重样!

眼下,三人闲扯着,没一会儿就走到了公交车站。

她们要去西城区,离这边还是有点远的,公交车要五十多分钟。

等穆绵她们下车已经快九点半了。

这个年头,古玩市场根本还没有成型,这边其实是一个旧货市场,因为有一个文物商店开在这儿的缘故,有些从村里收完瓶瓶罐罐的人便喜欢来这边支个小摊。

穆绵上辈子有听说过这地儿,首都很知名的古玩市场之一。

现在这不算大的巷子里,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人,支小摊的也没几个。

西西很稀奇地东张西望,小声问道:“这些摊子上真有古董吗?”

李丹琴笑了声,“有可能有,但得有大运气才行,或者眼力顶顶好。”

捡漏这种事情,真不是一般人能遇到的。

西西立马道:“我姑运气好啊。”

穆绵圈着大侄女儿肩膀‘嘿’了声,“只有运气,眼力不好是吧?”

西西嘿嘿笑着做了个鬼脸,“都好都好,姑最棒啦!”

李丹琴挽着穆绵另一只胳膊,乐不可支的,“教小辈撒谎可不好啊,咱得实事求是。”

西西拉着肩膀上自家姑姑的手,“丹琴姐姐属于眼力顶顶好的吗?”

这下轮到穆绵笑了,“把顶顶两个字去掉,她跟你姑我半斤八两。”

李丹琴扬扬下巴,跟着笑,“我叔从小到大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眼力界不怎么样,运气倒是不错。”

虽然有点家学渊源在,但李丹琴确实不是那种天生对这行敏感的人,但是她又很喜欢,对搞一些破铜烂铁回家这事儿乐此不彼。

经常都是,这个看着像真的,买回去,那个看着也像真的,也买回去。

偏偏有时候这一堆破烂里面,还真就能出那么一两件值钱的东西。

简单说就是,傻人有傻福。

要不说两人最合得来呢,穆绵以前扒拉废品站的也是这样,这个好看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