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有钱拿,比如文章投稿,进了大学校园后,事关学习上的事,穆绵都是很积极认真的。

文章她写了三篇,过稿了两篇,一篇三十五块,一篇四十二块,这跟小时候的儿童文学可不一样,是正儿八经的社会时政杂志,所以稿费也高一些。

因为这事儿,穆绵还在系里出名了。

本来吧,穆绵是没张扬的,她就是有想法了就写一写投一投,会传开是因为杂志刊登出来后,学校广播站念了她的文章。

大学校园里面,文艺气息那是相当浓厚的,广播站除了通知重要事情外,平时会在特定的时间放放音乐、念念诗歌或者文章。

穆绵也是在听到广播后才知道,广播站的同学居然在那么多的报纸杂志里选中了她的投稿。

广播里那文章作者念得可清晰了,穆绵可不就在系里出名了么。

被围着问了不少问题,有人问她什么时候投的,有人问稿费多少,这些穆绵都没瞒着,主要是稿费人家杂志征稿上有写,没必要藏着掖着。

有了她这个成功例子在这儿摆着,系里同学们也积极上了。

一来能过稿这事儿本来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二来还有钱拿,三四十块可是不少呢,学校给的一个月补贴只有十六块。

这个积极劲儿一直持续到期末考,考试成绩可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金标准,没人想学了一学期,最后拿个倒数的成绩回家。

其他的暂时都放一边,考试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二个都开始埋头复习。

穆绵当然也很认真,现在系里的同学乃至老师都给她打上了多才多艺的标签,要是期末考试没考好,那还怪没面子的。

咱女同志这面子可不能丢!

最近学校图书馆自习室到处都是人,家里的学习氛围也是空前浓厚,都是要期末考试的嘛。

西西期中考试只排到了班里第三,小姑娘不是很满意,她以前可都是第一的,这次给自己定了一个第一的目标,电视都看得少了。

闺女和小妹学习都好,聂思慧也不想拉下太多,每天下了晚自习还要复习很久。

学期末的日子过得很快,穆绵考试时间晚,在她之前,石小莲柳焱以及聂思慧都考完了。

石小莲和柳焱暑假都不打算回家,柳焱早就迫不及待想跟着穆富贵老两口卖小吃了,以前赶上周末有空的时候,他就来跟着一起干过。

石小莲手里有向学文给的方子,想挣钱的心也是蓄势待发的。

早在六月份的时候,穆绵就给石小莲留意到了房子,也不是重新找的,就是之前她二选一剩下的那套。

两三个月的时间过去,房东终于把赖在里面不走的人赶出去了,不过房子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石小莲来看过一次,第二次便直接交易了。

房子可以慢慢收拾嘛,这个价位买首都大学附近的四合院已经很便宜了,以后只会越来越贵。

房子石小莲暂时还没收拾出来,放假以后还是跟柳焱一起住穆绵她们这边,主要是她一个人住的话,大家也都不是很放心。

再大的城市里,那也是有游手好闲的小流氓的。

反正穆绵她们这边有空房间,而且最重要的是,小摊子可以搭伙一起搞,向学文那方子弄出来的糕点,以前可是在黑市卖得很好的。

首都这么大的市场,只会更好。

穆绵还抽空给她们列了一个章程出来,亲兄弟明算账嘛,不能仗着关系好,账就囫囵在一起,扯不清可不行。

穆绵这边,她放假晚,小摊子都支起来了她才刚考完。

放假第二天,穆绵没立马跟着忙活,她和之前在文物爱好者协会认识的考古系同学约好了,打算去古玩市场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