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这些供词,心中若有所思。
难怪她在侯府生活时,吴氏一直对她不冷不热,原来是不喜欢她这副继承自母亲的相貌。
父亲知不知道吴氏所为?应该是知道的,否则在她的记忆中,他和吴氏的关系不会那般僵硬。但是到底是亲生母子,即使吴氏狠心杀害他的心上人,他难道真能为了一个女人向寡母报仇吗?
就算秦氏后来恢复记忆,猜出是吴氏设计她落水,她依附于张世钦,难道真的能挑唆张世钦给她出气?多半只能满腹委屈往肚子里咽。
但绍桢可以给母亲报仇。即使沈少君没有在江水中丧命,若无吴氏杀人之心,沈少君也不会有往后十年苦楚。
绍桢给恭毅侯府赐了三尺白绫,内侍送到即走,一句话没留。
当晚恭毅侯府便敲响云板,吴太夫人辞世。
至于净莲。
仵作根据林勤业的话语描出净莲尼姑的画像,锦衣卫拿着画像去庙宇挨家挨户查找,在水月庵找到了净莲的蛛丝马迹。
水月庵并不是什么清静之地,坑蒙拐骗,专为深宅大院的女眷行阴司事。一次净莲闯了大祸,惹怒当时的香河许家,被赶出了京城,从此再无音信。
许家查出的旧事却不止这些。
净莲曾经在许家讲经。许家的小儿媳,深受婆母董太夫人折磨,罚跪罚得小产,再也不能生育,又怒又恨,求到净莲处,请她给个法子助她报复一二。
净莲收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帮这儿媳给她婆母下了魇镇之术。
魇镇确实起了成效,董太夫人卧病在床,外嫁的小女儿许佛静回娘家探望,手段了得,寻医未果,另辟蹊径,找了个道士回来。那儿媳的恶行曝光,净莲也被揪了出来。
小儿媳被沉塘,但净莲没有受到惩罚。
许佛静的乳母耐不住酷刑,也承担不了儿子被砍头的威胁,一股脑吐了个干净。当时许佛静深受丈夫在苏州蓄养外室之苦,将净莲的能耐看入眼里,私下要挟她去扬州除掉那个外室,否则便将她扭送官府。
凭许家的力量,别说小小一个尼姑,就是整个水月庵,也能直接夷平。净莲迫不得已南下扬州,根据许氏给的信息找到了秦氏,在扬州停驻大半年才找到机会,送出那串沉香珠。
许佛静并不满意,但净莲问不出秦氏的八字,只能用这个法子,许佛静将信将疑,让娘家人盯住净莲不准她外逃,直到扬州传来秦氏病逝的好消息,许佛静放松戒备,净莲才逃出了许家的掌控。
这个尼姑的踪迹已经不重要了。绍桢死死盯着口供上的字,只觉得透不过气来。
她念着那是父亲的嫡妻,为父亲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况且她一直觉得是父母亏欠许氏在先,即使许氏将她逐出宗族,她荣登高位,也并未对她有什么报复……
可这算什么?她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她竟然让杀母凶手在她眼皮子底下安安生生活了这么多年,享尽了荣华富贵!
她若是更心安理得一些,完全可以将许氏视为窃贼!若非她当年那场算计,沈少君怎么会被她偷走属于恭毅侯夫人的安稳人生?鸠占鹊巢尚且不知足,还要对原主赶尽杀绝!
若她没有中毒,如今该有多大年纪了?
绍桢越是流泪,越是切齿痛恨,等不及天明,当下便用淑太妃的名头,将许氏从恭毅侯府“请”了过来。
第326章 清算
许氏被带进乾清宫,还有些不明所以,恭敬又疑惑地给她请安:“臣妇给皇后娘娘请安。”
绍桢打量着她那一身超品诰命冠服,还有她疑惑却带着坦然之色的白润脸庞,似笑非笑道:“吴氏自尽前,竟然没有告诉你真相吗?你是真没认出我,还是在故作不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