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纨纨满脸惊叹:“那江姐姐真是神算子,我的天……”
“嘘,隔墙有耳,”绍桢示意她噤声,“行李收拾好了吗?”
何纨纨赶紧点头:“你的话我哪有疏忽的,都打点好了,车马也齐全了。”
绍桢对她道谢,去厢房抱了韫姐出来,上马车直往寒山而去。
神医就在此处,何必舍近求远,她就是三跪九叩,磕得头破血流,也要让闻觉看到她的诚意。
寒山路遥,又是带着孩子上路,比不得侍卫们轻车快骑,直行了两三日的路程,才堪堪抵达。
连绵不绝群山,一眼望去满是青翠,怨不得太子的近卫都能在此迷路。
绍桢花费重金,终于找到个愿意带路的老乡亲,即使收了五十两银子,也只敢带他们走了两个时辰的路。
老乡亲神情畏惧,打死不敢再往前走一步:“大官人,不是小人不愿,实在是没有把握啊!万一将你们带进沟里,小人哪里担待得起?”
绍桢见此,也只得放他离去。
山道实在崎岖,容不得马车驾驶,众人都是攀缘上山。
前方草木交错,藤蔓低垂,树荫遮天蔽日,烈日阳光都阻挡了大半,淡白色的雾气在山林间轻轻飘荡。
绍桢抿了抿唇,回头看了眼被张鼐抱着的韫姐,还有一众护卫,道:“留十人下山等候消息,若是三日还不得信,你们回京告与太太和纪娘子,让他们筹办后事。”
护卫们面面相觑,倒也没什么分歧,选了十个或是家中独子、或有年迈双亲赡养的下山。
一行人盘坡转径,揽葛攀藤,走过数个山头,约二三里的路,半点生灵也不见,正疑心走错路,忽然见前方松树之后转出一个小小道童,绾着双丫髻,身穿青衣,腰间系着绦结草,脚下一双踢踢踏踏的芒鞋,明眸皓齿,绿鬓朱颜,颇有尘外之意。
群山深处,世外之地,出落这样俊秀的小童。
绍桢既惊又喜,唤道:“小道长,可是闻觉道长门下弟子?”
道童笑吟吟道:“我家师父说,有人上山求医,叫我特来相迎。想必,就是你们了。”
绍桢更觉意外,惊喜道:“闻觉道长知道我们要来?还请小道长带路。”
道童视线在他们一行人身上逡巡而过,点头道:“随我来。”
第204章 苏醒
他在前带路,直穿过数不尽的藤蔓瀑布,专往群山深处而走。
绍桢只觉力竭之时,终于听得一声:“到了。”
抬头,但见一间竹舍,台阶下流水潺潺,墙院后青山环绕,树梢之间,闪过猿猱矫健的身影。
小道童回头叮嘱:“你们在此等候,我去通禀师父。”说罢理了理青衣,踩掉芒鞋上的泥巴,才往竹舍中去了。
绍桢四顾一周,看了看韫姐的状况。
片刻后,那小道童出现在门口:“师父让你们进来。”
绍桢顿时一肃,快速检查了一番形容,提步走进竹舍。
山上原本就清凉,这竹舍中更显凉意,陈设十分简单,桌椅案几,左边的帘子被挑开,闻觉摇着蒲扇走了出来,看见她便是满脸嫌弃:“还真是你。你家男人肯放你出来寻我?”
嘉祥地震之事将将传开,搜救尚未结束,她这两日在路上也没听见几个百姓谈论太子身殒,更别提消息不通的深山。
绍桢尴尬地看了眼自己的护卫,满面愧色道:“我与他本不是同路人,只后悔让他提前知道了我的打算,才让道长受折辱。还望道长大人不计小人过,别为他的过错迁怒无辜幼女。”
闻觉哼了一声:“不是你当日阻拦劝和,老道我今日也不会让你上山。行了,既然做了决定,还不将你家姑娘放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