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斥道:“鬼话连篇。上午方泽仪就在乾清宫,他跟我说,是你,主动找他求的此事。”
绍桢冷下脸色:“随你怎么想。左右吏部的文书已经下了,济宁,我非去不可。”
太子面上露了怒色。
“我已经对你够纵容了。除了没送大姐儿出去,哪件事我没有顺着你的意思?你非要同我犟着来,吏部下了文书,我还没手段摆平吗?”
绍桢冷淡道:“对,你手眼通天,想做什么,那就去做好了,我又没本事拦着你。天色也不早,我该回去了。”她说着就起身。
太子咬牙道:“你敢走!”
第139章 离开
绍桢充耳不闻,大步朝门口走去。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太子追上来,从后紧紧抱住她的腰身。
绍桢只以为他会继续和自己争吵,却听见他十分压抑的声音:“到底要折磨我到什么时候?我是鬼迷心窍了才会想出这个主意。桢儿,你就原谅我这一回吧,好不好?我们仍然和以前一样。”
绍桢一句话都不想说,这么被抱着不太舒服,于是稍微转过身来,这才正眼看了回太子。
他竟然眼圈都红了。
绍桢更加沉默。他怎么会哭呢?他有什么好哭的?
良久,绍桢才说:“真的很晚了,我得回去。”对他的话避而不答。
连松口留宿宫中的意思都没有。
太子面色颓然,慢慢松了手,绍桢又看了他一眼,才推门出去了。
太子背过身,没再看她离开的背影,只凝望着槅扇外寥落的苍空。
殿外伺候的内臣很久才见太子爷出来,神色淡淡,吩咐道:“去乾清宫。”
皇帝正在勤政亲贤的明间中看折子,听到太子求见,倒是挺惊讶的,看了看天色:“叫他进来。”
齐项出去通报,太子走进来,行了礼,在地上杌凳坐下。
皇帝奇道:“这么晚过来,你是有什么急事儿?”
太子回道:“是为张绍桢的事。”
皇帝讶然:“这孩子怎么了?方泽仪早上说到派他去河道府协助治水。朕记得他算术功夫不错,去济宁正合适。”
“……”太子低头,似乎是在斟酌着什么,说话很缓慢,却更显得稳重:“爹说得是。只有一件,绍桢从考上进士至今,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年,儿子虽然清楚她能力出众,但到底资历不足,去了地方上,难免有犯错的时候。儿子想求父皇一个恩典,届时只要张绍桢犯的不是谋逆这样的大罪,还望留她一命。”
这话就有些突兀了。
皇帝皱皱眉:“人都没去济宁,你怎么想得这么远?”停顿片刻,看着太子的目光渐渐转为审视。
“朕风闻,你与绍桢交从过密,只当是你二人从小的情谊,他人误解而已。今日看来,朕似乎想错了?”
太子不见慌乱,镇静道:“父皇明鉴,并无此事。或许是从小到大都不甚注意过边界,才有别人闲言碎语。别人说得多了,传到儿子这里,儿子难免也有胡思乱想的时候。”
皇帝哼笑两声:“那就得避嫌了。这济宁,张绍桢还真有必要去一趟。办得好,朕给他升官,办得不好,仍旧扔回工部慢慢熬。”
太子称是,作迟疑状:“那儿子所求……”
皇帝道:“先不论你所言完全是无稽之谈,这是要给他求丹书铁券呢?日后若出了事,你提醒一回,朕从轻处置也就是了。简肃公最看重的就是这个儿子,只是太年轻,朕原本就打算留他给你日后用的。”
太子笑着道谢:“……是儿子不知轻重。”
皇帝摆手,留儿子用了晚膳。
太子陪皇帝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