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前往食店的行?会处,找行?头进?行?开店报备。

行?头得知她是沈龄的外甥女后,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番,便收下了她的申请书。

核对?无误后,行?头又?把申请书提交给南市署进?行?报备登记。昨日南市署的卒吏前来铺中,一一核准她的身份及各项经营内容,尹遥又?缴纳了一个月的商税及陌钱,签订好契书,终于获得了开店的核准券。

当初租下这间铺子,除了它的位置好、租金便宜外,尹遥看中的还有那一厨房的炊具,都不用重新置办,只?需将门面重新布置一下就行?。

铺子空置一天就要白交一天的租金,因此昨日刚拿到核准券,她今日便争分夺秒地开张了。

自从上个月签好赁书后,尹遥便一直琢磨着,要怎么?打开局面。

这铺子过窄的门面是硬伤,想靠着一块招牌便吸引人进?来,必然是不大可能,但山不转水转,她大可以想想其他办法。

在等待核准券的时间里?,尹遥也没闲着,她先准备好了三种?不同的糕饼,跑到南市的大大小小店铺中,从相熟的铺子开始,陌生的也不放过,用免费赠送试吃、代售分成等条件,谈下了其中十几家铺子的合约。

其中香酥可口的沙琪玛,是专门为食店中吃完正餐之余,再来点儿甜品的客人准备的。她免费提供给售卖食店,只?需伙计在食客问起时,指指碟子上的字条儿就成。

那精致漂亮的莲花酥,供应的则是些较为高端的成衣店、金银铺子、玉石铺子一类,客人会坐下来,喝着茶吃着糕饼慢慢儿挑的。与沙琪玛一样,若有客人问起,亦只?需指指字条儿即可。

其实她跑这些铺子时,第一家挑中的,是自家铺子隔壁的邵记成衣铺,只?可惜却在那儿吃了个闭门羹。

邵记家大业大,并不在乎这点儿银钱,向来是从如意?楼订购糕饼,如何看得上隔壁这新开的小铺子?它前一任东家,不是才?灰溜溜走了没几日吗?

不过尹遥却并不气?馁,邵记不愿屈尊合作,可她也能借上它家的东风,来为自个儿家的铺子打打广告。

这不是?尹遥在街上送试吃时,若有人问起这糕饼铺在何处,她便指着街边儿那块儿大牌匾,笑眯眯道:

“阿婆,我家名为沈记糕饼,喏,就在那邵记成衣铺隔壁,一绕过去就是,可好找啦!”

就连沙琪玛和莲花酥的字条儿上,“沈记出?品”四个字后,亦赫然写着:邵记成衣铺东。

而那“狸奴耳”,也就是现代的小零食猫耳酥,她则换了种?办法,专挑干货铺、酒楼茶肆、斗鸡走狗之处,请了店家代为售卖,售得的银钱双方各自分成。

自然那包装的袋子上,亦写了沈记的地址,若有吃了还想吃的,便可前来铺中购买。

……

如今南市这家小小的糕饼铺门头上,已换了新的牌匾。尹遥嫌原来“盛记糕饼铺”五个字实在太过小气?,看都看不清,挂了也白挂,便索性只?让人做了清清爽爽的“沈记”两个大字儿。虽说在隔壁的映衬下,仍是不怎么?起眼,但好歹看得请是什么?。

门侧的幌子上,写着“沈记糕饼铺”的字样,至于幌子下面,则仍旧是挂着木饼木铃铛,随风轻轻摇曳作响。

尹遥分光了手上的试吃品,钻回了铺子中:“舅母,咱们的糕饼都备好了吧?”

陆娘子从后厨出?来,正端着一大盘儿刚做好的沙琪玛,笑道:“三娘,我刚把做好的沙琪玛切成块儿,正准备包起来呢。”

这沙琪玛乃是清代时出?现的一种?特色糕点,因其口感酥松、味道香甜,在现代时也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连尹遥小时候,也时常会央妈妈给自个儿做些解馋。

尹遥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