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胡家店吃饭的食客,在吃完一碗鲜美的羊肉汤饼后, 伙计又?跑过来,奉上一个小碟子, 碟子里?是一小块儿糕饼, 说是店家免费赠送。

那糕饼被切成四四方方的形状,里?边儿由?一条条金黄色、看着胖乎乎的食材组成,其间点缀着少许葡萄干儿和胡麻, 表面还挂着明亮的糖浆。

食客十分好奇,夹起尝了一口, 其口感酥松绵软,混着葡萄干儿嚼一口, 十分软糯香甜,又?混杂了桂花与蜂蜜的清香,简直入口即化。

一小块儿糕饼吃下去, 从嘴里?甜到心里?却犹觉不够, 食客呼来店中伙计, 询问这是什么?糕饼,能否买点儿带回去?

伙计笑指碟子内贴着的一张小纸条,其上写着工工整整的一排小字:“沙琪玛沈记出?品”。

吴记金银铺子中,有位出?身富贵的小娘子,前来挑选时兴的首饰。一楼柜面上的她自是瞧不中,店家会意?, 忙将贵客引上二楼,殷勤地看座看茶,又?着伙计端来精致的糕饼。

只?见今日碟子中装着的,却不是往日里?如意?楼的软枣糕,而是一朵白中透粉的荷花。

小娘子好奇,先不忙着看首饰,而是拿起这莲花仔细端详:原来那并不是真的莲花,而是一块儿酥皮糕饼,做成一朵绽放的莲花形状,其上一层层花瓣层次分明,中间黄色的莲心上,还有用胡麻点缀的莲蕊,看着逼真极了。

她送到嘴边儿轻轻咬上一口,花瓣酥得掉渣,莲心则细腻又?香甜,不仅有莲子的清香,其中仿佛还搀了些牛乳,带着一股清甜的奶香味儿,吃在嘴里?心情?都清爽不少。

那碟子上亦贴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莲花酥沈记出?品”。

尚记干货行?,摆着胡桃、胡麻、甜杏仁儿的台子上,又?多摆了个格子,里?面是一个个折好的小纸袋。

纸袋旁还放了个小木碟,碟子里?是一个个铜钱大小的圆饼,上面带着一圈圈儿的螺旋形纹路,深黄色与浅黄色交织,看起来很是可爱。

前来买甜杏仁儿回去当零嘴儿的客人,瞧见碟子上贴着“请您品尝”的字样,便拿起一片儿,放入口中尝了尝。

这玩意?儿还挺硬实,要用点劲儿才?咬得动,可一旦吃起来,就会发现它又?香又?脆,嚼起来嘎嘣嘎嘣,让人欲罢不能,简直可以跟甜杏仁儿一较高下。

客人又?拿起一片儿放在嘴里?,还从格子上拿了两袋包好的,前去柜台结账。而那纸袋上,自然也是端端正正写着:“狸奴耳沈记出?品”。

南市的主街上,人群比以往还要更多几分,进?了腊月,百姓们总要开始采买些东西。

有个个子十分高挑的年轻小娘子,正捧着一个食盒,里?面装着两种?美味的糕饼,热情?地向往来的百姓招呼着:

“这位娘子,我家的沙琪玛您尝尝吗?又?香又?甜又?酥呢!”

“这位郎君,狸奴耳最是香脆,可是道再美味不过的下酒菜,您来点儿尝尝呀?”

“阿翁,马上要到岁尾啦,买些糕饼回去,守岁的时候全家一起吃可好?”

这热情?招呼的小娘子,自然就是沈记糕饼铺的店家尹遥。

在南市中开铺子,流程自是比坊内的街边摊儿繁琐得多,不过好在一切都有律法可依,只?需按流程办理即是。

五日前尹遥按时来到南市,与房牙及盛家夫妇一道儿,一一核对?了铺子的情?况。

除了厨房里?的各式炊具外,盛家夫妇来洛阳后,还置办了些桌椅之类的家具,并不是什么?高档的物件儿,此番便也都留了下来,只?带着那一套木模具,拿到了退回的押金,夫妇俩离开洛阳回了虢州。

收下铺子后,尹遥又?请了胡娘子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