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晴又是摸头又是搓手,“如果,我是说如果,侯景邦不是小天的亲生父亲呢?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好家伙,我的一个无稽之谈害你想这么远,直接把这对父子拆散了,这是小说里才有的桥段吧?”
“瞎说什么呢?现实比小说抓马多了!”
要鉴定侯景邦和小天是不是父子很简单,只要比对一下两人的 DNA 即可。袁晴很想立刻打电话给潘阳把无名的推测告诉他,然后让他去查查侯景邦的 DNA,但就算真的查出来两人不是真父子那又如何?还是没有解决杀人动机这个实质问题。
但是袁晴找到了突破口,动机深埋于人心中,所以要查动机得先查人。
于是袁晴立刻去网上搜查关于侯景邦的信息,先作一番了结。
侯景邦,今年五十二岁,本地人,锡安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现任锡安德达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五项,在《现代心理学》、《精神病理学》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四十八篇,主编《现代精神病理学》,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国际脑科学协会(IBRO)唯一华人理事……
侯景邦的学术成就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每一行铅字都像一堵高墙,每一项荣誉都散发着消毒水般凛冽的权威感。
如此高成就拥有高名望的侯景邦真的会杀人吗?他谋杀的成本太高,代价太大。万一失手,他将万劫不复,但他还是要孤注一掷,杀了小天,这到底是为什么?
袁晴继续查找侯景邦的新闻,这时一篇关于他的早期采访映入眼帘,那是他刚担任德达医院院长时妻子死后第二年的人物采访。袁晴快速浏览一番后,鼠标定格在屏幕的一行文字上:“接过岳父邓岳林教授的接力棒,侯景邦成为德达医院史上最年轻的院长。”袁晴的瞳孔微微收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水杯边缘,杯中早已冷透的液体映出她拧紧的眉头。
“原来他能当上院长是因为小天的母亲邓竹岚。”无名的话在袁晴耳畔响起,这话也是袁晴此刻内心想说的话。
“这就可以解释,”袁晴接着说,“他即使知道小天不是亲生的也绝对不会跟邓竹岚离婚,因为他想坐岳父所坐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