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小,吴燕归点错,页面跳转到安阳桥那里,就见那一页的第一句话是:“安阳美,美在洹河水。”
洹,王知敏说过仅用作地名的字,就在这个早上与她不期而遇。
吴燕归爬起来,拉开窗帘,坐在窗台上,让清晨的阳光落在自己的背上。直到背上升起暖意,才逐字阅读起来。
“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是安阳境内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河流……”
那个学生不知道从哪里搜集的资料,洋洋洒洒几千字,将安阳桥从元朝到现代的故事讲了个彻底,这座桥有关的民间传说、外貌特征、旧照新照全部排列在了一起,甚至还扯上了朱元璋,大意是朱元璋逃难到安阳河边,无法渡河,此时河里突然冒出一只大鲸鱼载着朱元璋渡河,躲过了元军追杀。
民间传说往往想象力丰富,故事情节有趣,吴燕归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整章,才反应过来诸怀的祭祀和商朝有关,她退出页面,搜索“洹”“商朝”。
百科里说,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就有“洹泉”的说法,洹河见之于文字记载已经三千年。因此,“洹”字有五个甲骨文的写法。
吴燕归往下划拉屏幕,原本落在背上的和煦阳光,此时细针一般,扎在她每一个毛孔里。
五种写法,其中有三种,都是一道河流,加上一个漩涡。
作为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甲骨文的笔画往往不会太复杂。一个漩涡只绕了两圈。但是吴燕归觉得只要多看一眼,这个漩涡就会旋转起来,缠住她,把她拖进无边的黑暗中。
吴燕归熄灭手机屏幕,把手机倒扣在窗台上,打开窗户想透透气。早上七点多,外头已经热了起来,腾腾的热气涌进了这间开了一晚上空调的卧室,她这才发现自己浑身是汗。
此时,手机突然震动了起来。
她的手机铃声是系统默认的“泉水叮咚”,连绵不绝,像一条幽暗冰冷的河在晨光里湍湍流过。水声一阵快过一阵,急切得如同呼唤。
吴燕归深吸一口气,翻过手机,发现是一个来自安阳的陌生号码。她点开扬声器,一个中气十足的中年男声立刻回荡在这间小小的卧室里:“燕儿,还没起呢?我是你大伯。你爸跟你说了没,昨晚大师算了个好时候,后天迁坟,你赶紧请假哦。”
之前几章有情绪递进,这章和上一章罩在世界观上的黑幕瞬间被人掀开。
46.天下父母心
从 a 市到安阳的动车需要五个小时,吴燕归本来打算在车上继续恶补和安阳有关的知识。但是一上车就睡着了,闭眼时窗外还是 a 市的钢筋水泥森林,睁眼就看到了辽阔的华中平原。
吴燕归望着窗外延绵不绝的绿色稻田,心中第一个感慨竟然是:好可惜,这么长时间,怎么没有做个梦。
昨天吴燕归向孙女士确认了行程以后,王知敏的消息就跳了出来:“小吴,你记得你在梦里碎成多少块了吗?”
这谁有心思数啊!
但是不数不行。于是,吴燕归又被练了一整天。她抱着一定要找出一个数字的决心进入了睡眠,结果,梦里的她在太阳底下融化成一滩泥水。
一滩泥水,数量词,应该是一吧?
她上午在去单位请假的路上时,把自己的梦连同《推背图》第一卦的谶语发到了三人小群里。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当安阳市的高铁站在视野里逐渐变得清晰时,大伯的电话打了进来:“燕儿,你大哥已经到火车站了。你到了直接联系他啊。”
吴燕归读小学时,为了学习棍法,在大伯家住过好几个暑假。那时堂哥上初中,根本不愿意和她这个小屁孩玩。所以两人虽然是兄妹,但关系并不亲近,只比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