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了口气,“咱不说入土为安吧,好歹是有个安身之地。平时都冷清,就清明节热闹。但人一般都自己拎了纸钱祭品,谁顾得上点外卖?”

简而言之,所谓“万年公寓”,就是一栋安放逝者骨灰的楼。

程叶当时想,这可比陈达讲究。

陈达走前,已经没进气只剩出气了,捏着她的手腕说不出话来。

陈达有一双水雾一样的眼睛,而那个时刻,那雾气越发浓了。他像隔着雾在看她。

“我走得比你早,把我扬河里就行。水再成了云,以后下雨还能回来看看你……”

雨丝轻轻拂着她的后颈。

陈达说,我会一直守着你呢。

程叶缓了缓,还是点了“接单”。

还是那间苍蝇馆子。

这一带馆子本来也少,她留了留神,见是卖的麻辣拌。

春末炎热,凉爽的麻辣拌恰好入口的。这儿没有店面,只有个小厨房。

等待聚餐时,她举目四望,一旁没被拆掉的村落们苟延残喘,不知道多少补偿会轮到它们挪窝。

一个窝……程叶嘴角撇了撇,真远啊。

钱难挣,可没想到会这么难挣。

“铃”是餐备好了。

隔着小窗,看不见里头的人,她报了订单号,里头递出来一份东西。

塑料袋包着,饭盒合着。没什么异常。

她接了餐,上了车。

电瓶车一路开过积水,溅起泥点子。一路上,她开过连成片的绿色围挡。

这是为了修路,北市在变,越来越发达,也一次又一次地清退着人,很多老乡都走了。

租的小隔间前几年被强拆了,过年回来看见墙壁被敲了,破砖碎了一地。

老家人笑她为啥死赖着漂在北市不走,而她有时问问自己,竟也不知道。

是多少还有些不甘心么?

万年公寓到了。

是的,还是这儿,跟梦里一模一样。

但也跟强哥带她在外围熟悉环境时、看过的一样

“这种房子,有个讲究,一是要封阳台,二是得留灯。不用多亮,但 24 小时不关。”

远远望去,阳光密实遮着,一户户却都从里往外透着诡异的光。

小区外头,挂着横幅。雨大起来,横幅无力地退让到墙边粘着。

“按揭分期,买三送一,再包十年物业费。”

这一回,她留了个心眼,没把电瓶车停巷子里,而是一路往小区里开。

雨帘渐密,保安亭里还是没有动静没人拦她的车。

“万年公寓”四个大字,就在头顶。

她把车停一旁,雨衣上的水滴下来。

脚下有些打滑,上楼前,她从电瓶车里取出了她的防狼喷雾,放进了兜里。

她一层一层往上走。

经过的那些门前,花圈在外布置着。

和梦里一样……但也和网上见过的图片一样。

她又想起强哥的话

“整栋楼住着的,都是骨灰盒……”

谁会在骨灰楼点外卖?

她试图让自己专心,只看墙上的数字

不知不觉,“6”楼到了。

她拐出来,在走道上,一户一户地找去。

音乐声断断续续,她看着门牌号。

627,625……607。

605,到了。

她回头,数了数,左边是双号,右边是单号。

605,正好是右拐,第十三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