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同居生活(???)小狗乐坏了吧

宵跟爸爸妈妈好像都不太熟悉呢?

所有人,给推荐票!!!太香了 马上更香的饭就要来了??????

每天3张推荐票^_^

39/奥客

见面前,母女俩通过电话,有过视频。

袁玫是个十分温和的人,没有尖锐棱角,说话轻声细语,对他人总有罕见的包容能力,似乎世上没有值得她动气的大事。那年刚刚晋升为副教授,奔着成为博导的目标,和女儿见面前一夜,是她少数不熬夜看书的日子。

她要睡个好觉,状态良好地去见女儿。

时隔多年,母女头回见面,没有眼泪,没有拥抱哭泣,平静如同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末,像世上大多数母女那样,也像在今天之前,她们已经共同度过无数个这样的周末。

所以,今天不稀奇。

母女俩平常地说话,找到推车,进入超市,接着放任感官在生鲜、蔬果、牛羊肉混合出的气味盛宴之间闲逛,购买晚饭食材。

不是当日的、脂肪过多、纹理不算漂亮。

母亲几乎把冷冻柜里的牛腩挑遍。

一盒盒拿起,一盒盒放下。

温和的女人也会同一盒牛腩较劲。

从不挑剔饮食,和和气气的袁玫,此时此刻,成了最挑剔、最难办、最不好对付的奥客闽南语,不好对付的客人。

整个冷冻区域,没有一盒牛腩能中她的意,称她的心,每盒牛腩都有瑕,都不符合她的期待。

边上的袁宵推着推车,不响。

她看懂了。

母亲是慌的,她的慌乱隐匿在平静下。

怎么会没有一盒好牛腩呢,怎么偏偏是今天没有好牛腩呢。她说今晚要炖番茄牛腩,七年前送袁宵到幼儿园,分别前,做妈妈的问晚饭吃什么,女儿说和昨晚一样。

说完开开心心进到幼儿园,不哭不闹,她喜欢上幼儿园。

隔着校门铁栅栏,没舍得立马转身离开的袁玫看见女儿和老师打招呼,鞠了个孩子气十足,不那么地道的躬,嗓音甜甜的地喊老师。

这就是最后一面。

那之后,她再也没见过女儿。

所以今晚的牛腩是七年前,幼儿园中班的女儿指定要吃的番茄炖牛腩。

迟到整整七年。

袁宵对此没有印象,她没印象,有些人甚至能拥有两三岁的记忆。

母亲胜诉前,她的身世市面流通版本是医生妈妈不要穷画家爸爸,不要她了,阿嬷从冯忍涛那里听到的,也是这个版本,老婆坚持要离婚,姑妈,帮我顾顾女儿。他要闯出名堂,挣出个名利双收的前程,挽回妻子。

男人把谎话说成满汉全席。

有滋有味。

事实上,他要挽回的妻子,在最崩溃的日子里,一边求学,一边靠床头女儿的照片坚持下来。

好不容易,见到女儿,可以实现妈妈在幼儿园门外的承诺了,怎么会没有一盒好牛腩呢?

袁玫当年的担忧此时在张弛脸上,变成浅淡的忧郁,微红的眼底有潮意。他是心软的人,愿意把好结果给别人。

“袁阿姨最后选中了合适的牛腩?”

袁宵说:“没有,我挑的。”

这个好,这个也好,两盒,一斤多,刚好。

她随手拿两盒。

母亲接到手里,原本看不顺眼的牛腩,突然顺眼了,说是是,这两盒好,最好。

袁玫并不知道,十三岁的女儿,识人的本事有多大。

从小在沙茶面店帮忙,菜场周围形形色色,来来往往,鱼龙混杂,许多人,连同对面楼会给女儿当马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