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汪洋,双腿站到笔直,站成电线杆子,他清楚袁宵这个做姐姐的在朵朵心里的分量,可能比父母还重要,因此见到袁宵,不敢不正形。

此时此刻的汪洋并不知道,真正应该防范的,是冯朵亲爸。

隔天傍晚,冯斌冯总给司机放假,亲自开车,顶着一张亲切的长辈脸,把刚从附近超市买完食材的张弛、汪洋招揽上车,说是要带他们去喝碗好汤。

大补。

大补太搞笑了哈哈哈哈哈

95/龙凤汤

中年总裁冯斌进这家苍蝇馆子好比进自家后厨。

店里正在放陈小云的《免失志》。

乡音亲切,冯斌跟着哼,我甲你甲你是知己,烧酒尽量杆来开。一颗光溜的秃脑袋从布帘中间闪现,两人眼神一对,默契十足,半个字都不用吐。

冯斌竖起两根手指头,摆了摆,这是两碗汤的意思。说完,喊头家娘闽南语,老板娘先上三碗冰镇绿豆汤,解口渴。

“你们有没有忌口的?……没有好,生冷不忌,年轻人,好身体。”

他招呼,顺便指个位置坐。今天的他比昨天穿得收敛,身上多了股苦茶香。

香气来自冯忍涛,不是他的,艺术家哥哥救了一把土老板小弟,亲自关怀后者衣着。兄弟俩中午同赴饭局,跟一伙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人吃饭。

冯斌的好心情更多来自阿哥新作《走麦城》。

画还没上油,饭桌上已经有两位藏家开出高价,打算收藏。他看过画,高兴坏了,毕竟画的是他们哥俩。

出息的英雄才有资格忆往昔,从无到有,忆起来多痛快,蓦然回首,当年穷小子富了一大截,再爽气没有。

落座后,年轻能跟三教九流称兄道弟的冯斌到中年仍然具备亲和力,不摆长辈或者老板的架子,发完勺子,开始晃一次性筷子插个半满的不锈钢筒。

求签似的,干净利落,一下晃出三支。

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毫不遮掩,这是逃学的下午,在厦门天后宫跟人学的,厉害吧。

又一次见到冯斌,张弛很自然地联想到袁宵用他的脸合成的老照片。可以想见,另外一张与之高度相似,老去的脸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汪洋两只手放不是,提不是,浑身丑媳妇见公婆。

冰镇绿豆汤来了。

很快,大补汤也来了,热气腾腾地,装在青花迎客松的老瓷炖盅里,表面浮一层淡淡油花,刚放稳当,面上油花一晃,瞬间散成无数零星油珠子,看得见里头卧了根参。

有股浓荤味,闻着就很补。

汤里除了整参就是两管瘦排骨,作为龙的蛇肉以及作为凤的土鸡已经跟枸杞红枣一起炖化了,变成汤底精华,原肉没吃头,撇掉了。

喝汤,趁热。

刚说完,冯斌听见动静,脸往桌子底下看:“什么声音。”

“虾,买了虾。”张弛说。

面对这么家常的回答,冯斌大感意外,还会做饭啊,看不出来。

氧气袋里的虾在做仰卧起坐,装满食材的袋子不时发出几响。

张弛希望到家后,虾们还能做仰卧起坐,今晚做番茄虾滑腐竹煲。

冯斌再次招呼他们喝汤,厦门老厝边开的店,绝对错不了。

汤没进嘴,好喝先蹦出来,谢谢叔叔紧随其后,今天最佳捧场王他汪洋是当定了!有点饿,但不排除夸大的成分,谁让这是朵朵亲爹。

没说两句话,冯斌目光再次移到张弛脸上,不走了。

一副要说不说的样子。

再开口,没想到提的会是平均场博弈论。

读书这件事,冯总从小没天分,但他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