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3 / 3)

哺临床,转化研究对实现精准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这块再跟梁总聊聊。”

程心想到那次梁肇元在肿瘤医院找周院长谈公事,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医企合作”项目?具体又涉及到什么癌种,什么药物,什么合作方式?

职业瘾犯了,程心好奇心被勾上来,但这个话题离这次专题报道聚焦的医药出海有点远,她收了收心,继续聊回药物本身:“PD-1 单抗是仁衡的拳头产品,也是您带着团队一手拉扯大的‘孩子’,选择切一部分权益出去,交给海外药企,您个人是怎么看待这个决策的?”

宋纪东淡淡笑了笑,“怎么说呢?我觉得这是发展的必然吧……国产 PD-1 药物已经走了十年历程,是时候晋级新的赛道了,出海一方面是为了缓冲集采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围绕 PD-1 药物的组合疗法做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所以出海也能帮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临床试验,去探索……”

他说到一半,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程心转头去看,梁肇元刚好推门进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一位短卷发的青年女人。

梁肇元颔首和宋纪东打了个招呼,转头跟身后的女人做介绍,“镜界新闻的财经记者程心。”

“仁衡 PD-1 团队资深研究员陈恪宇。”他偏头看了一眼程心,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疏离和客气。

陈恪宇很热情,主动和程心握手,“不好意思,刚忙完工作,本来想过来旁听一下宋老师采访,结果来晚了!”

“不晚不晚,我们刚好聊到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宋纪东起身招呼两人一起坐下,转头向程心介绍,“小陈是去年加入我们团队的新骨干,回国前先后在 OSU 的 Wexner 医学中心和 UT 的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从事研究工作,她对开展海外临床试验这块有非常前沿的了解,我特别请她过来跟你聊一下 PD-1 的国际战场!”

“宋博士过奖了!”陈恪宇谦虚地摆摆手,“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说实话,国药出海遇到阻力很大,仁衡已经连续三年向 FDA 递交了 PD-1 单抗与甲帕艾尼的联合用药 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但反复被打回来,只能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模式。”

她坐在程心身侧,说到紧要处,微微探过身子,双手在身前比划,“我们之前开展的动物实验和晚期癌症联合用药试验显示,甲帕艾尼使用后的强化免疫窗口期内,配合使用 PD-1 单抗药物会提升缓解率,它们是消灭癌细胞的‘好战友’,但想要把这种双药疗法应用于更多适应症,就需要汇集不同族群、种群的多样化临床数据,再运用到中国高发癌种的研究当中,但这条路光埋头实验室是很难走远的,不得不去做一些商业化的考量,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

陈恪宇停下来,把目光转向梁肇元,“梁总要带着我们闯关欧美,在商业利益和临床价值中做平衡,压力比我们更大,和 Pyramid 的协议条款真的是一项一项你来我往地磨下来的,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