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善可陈的,孤独的,没有收获的。他寻觅着,游来荡去,一个月也未必看到一件有价值的,同她一样。

她原以为他的日记里也会有青铜币的线索,然而没有。那天给她时,他说这是韩文英小时候的东西,她也忘了它从何而来。出于好奇,他一直试图找出它的出处,却一无所获。他只有一点猜测方向,但未必是对的。他说给她不是为了让她去寻找,这是一种纪念。它伴随了她母亲的一生。

在她的童年,她总以为家里所有的币藏邮藏都是父亲的爱好,母亲在她的记忆里对考古、收藏并不感兴趣。她是一个传统温柔的女人,打理着这个家,视丈夫和女儿的幸福为自己的责任。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她会篆刻。她篆刻的种子最初就来自于母亲。

傍晚到达咸阳机场。她来得匆忙,临时找了家酒店,先住进去。她预计看一下霸陵 2 天够了,住行这块她耐受很高。

第二天她和江村大墓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他们派了一个叫小刘的职员接待她。小刘长得有点像兵马俑,讲着有陕西风味的普通话。小刘说她来得算快的,最近就他这儿,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来访。但大多是新闻媒体,像她这样的文博专家,有些约的是下周。

小刘把她带到挖掘现场。这段东西残长 1206 米、南北宽 863 米、外陵园夯墙,把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围合在一起,形成了霸陵陵园。在一号挖掘坑中,当看到无穷无尽,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衣着陶俑时,她眼睛湿润了。不同于兵马俑那一比一的威武无比,震撼无比的彩俑,这些陶俑每一个都只有真人 1/3 大小。

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汉文帝遗诏曾如此写,没有一个人会怀疑他是历史上了不起的明君。从生前到死后,他始终如一,身体力行。

小刘见她沉浸于此,想到下一周可能天天要对着这堆陶俑,也是头秃。此时他领导给他打了个电话,他走到一旁去接,跟秦天打了个招呼,说要出去接个人。秦天心不在焉地让他自便,又投入到挖掘坑中。

过了一会儿,小刘在她身后笑着说:”哟,你说你们一个单位的,怎么还分两个批次发货。”

她不知道他在跟她说话,也没回头。直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唤她的名字。

“秦天。”

她惊愕地回过头去,任她猜一百遍她也不会猜到,小刘带来的人竟是童仲元。

童仲元嘴角弯弯,笑意浅浅,不远不近地望着她。

“你怎么来了??” 秦天脱口而出。

他怎么来了,这个问题,他该怎么回答。昨天霸陵被发现之事以风一般的速度传遍全世界。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也在关注此事,他的分管 boss 联系他,说他刚好人在中国,能否去现场去了解一下,掌握一手资料。作为文博人,他自然也是想去的,但这热头上,以他的身份贸然前往,未必进得去。只好等有机会时问问明渊行。他闲着无事,想到来了三周还没有好好参观上博,便去了馆里。不想正好明渊行也在,约他一起用午餐。明渊行的热点也是霸陵,他兴奋地告诉他江村大墓的事,又感慨秦允杰的未卜先知。

他一看这话题恰逢其时,便开口说了自己想去一次霸陵的事。明渊行哪有不允之理,便应承下来,让他以上博员工的身份进霸陵。

明渊行说刚好秦天也在霸陵,有她在,就更不用担心。童仲元倒是没想到秦天也在霸陵,她若是知道他是为了大英博物馆第一时间来到霸陵,多少心里有点不舒服吧。

“明馆长叫我来长长见识。” 童仲元回答。

秦天还在想,明渊行把人给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