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一致的。这个经纬度不是墓葬,但与江老馆长不同的是,他了解秦天的家庭和祖辈身份,这就是他选择倾巢而出的原因。留在秦天童年记忆里的经纬度绝不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地理位置,即便不是墓葬,也很有可能是鎏金板的真正藏身之处。

他曾经是上博鉴定组的一员。那十几年里,他和老秦走南闯北,心跳是激烈的,血是炽热的。后来,老秦走了,而他仕途大好。他很感恩,对他而言这不仅是命运馈赠,这个位置也能让他实现一直以来对上博的愿景,带领上博走向更国际化的道路。但是,追寻且直面文物第一眼的悸动、感动,从此消失在他的生活里,这是他付出的代价。

他知道老秦一直在找什么,在他们结伴跋涉的岁月里,他不止一次想像他会与老秦一起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他曾以为这样的想像只能存在于追忆里,直到 20 余年后的这个春节,秦天的电话就像一份新年祝福一样来到。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来到现场,来到梦开始的地方,梦结束的地方。

“秦天,你怎么看?”他问。

透过窗户,午后的空气泛着沧桑的黄。

“我么,”秦天的目光追随着空气中浮动的微粒,是沙尘暴么,“我想,这个经纬度不会是古墓。但是,它是真相的入口。”

171 跨越时空的思念

一场没有目标的考古在距离尼雅遗址不远的绿洲上展开了。没有人刻意公开,但是整支上博考古队去了尼雅的消息还是随风传扬。

虽然馆里大多数人都持怀疑态度,但是连同考古队一起奔赴尼雅的还有上博的馆长明渊行。晋侯稣编钟的特展已经开展,关于它的传说正等着采访他,他却亲率上博最没有存在感的部门去了那一片无人踏足的沙漠。这让员工们心里也存了一丝期翼,或许,向来无古可考的上博也能……挖到一些东西吧。

确定范围,勘测地质,准备工作做完已经三月初了,白天的气温已经回升到 15 度左右。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4 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将迎来沙尘暴的高发期。

距离尼雅遗址 20 公里处的绿洲,几台无人机将四面八方的 Land Ranger Pro 金属地测仪的数据不断回传。

简易的桌子上放着电脑,俞晃一瞬不移地看着屏幕。还有最后 300 平方左右没有扫过。如果这 300 平方也没扫到地下金属物,下一步能做什么。

“准备热成像仪。”明渊行对考古队的小陈说。

秦天从电脑前抬起头。热成像仪更适合古墓的探测,她不太相信这里有古墓,如果真的是母亲留给她的线索,一定会选用易被探测到的金属物。

Land Ranger 回传的数字不断变换,经纬度里所剩的面积越来越少。秦天指着手指,心跳越来越快。真的什么都没有吗?难道,那只是一首童谣?

起风了。风从塔克拉玛干的方向而来,带着干燥和沙粒和隐约的寒意。秦天用手遮住眼眺望远方,心里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

一阵马蹄声快速地由远至近,全黑的骏马疾驰而来,阿依慕伏在马上,人未到,声先至。

“秦天!收工!”

彪悍的黑马冲到她面前一个急停,还没等她看清,阿依慕已经从马上翻身而下。

“马上收工,塔克拉玛干起风了,很可能是沙尘暴。”

明渊行皱起眉,对俞晃说:“收工吧。”

俞晃有些发愣,他听过沙尘暴,但从没想过真的会在眼前发生。他呆了一晌,拿起对讲机召回队员。

秦天打开手机,把无人机召回来。她到桌子旁打算收起电脑,屏幕上的数字突然跳动起来,伴随着“嘀嘀”的鸣叫声。秦天的动作停住了,东南方面的探测仪有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