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的,于晓航就发现有些不对劲。魏淮洲似乎并不喜欢李渔歌这样频繁应酬,每次来时脸上都带着五分心疼五分生气,而他俩之间,也总是会因为这些事闹得不愉快。

渐渐地,他便不敢再通风报信了。何况,天天跟在身边,他愈发理解李渔歌的苦衷在这个人情社会里,他们这样的小角色根本没资格挑三拣四,更何况是求人办事的时候。

他能懂,那些推杯换盏间强撑的笑容,那些被刻意压低的姿态,不是妥协,反而是另一种勇敢,是千方百计在为他们的未来铺路,他既心疼又敬佩。

至于魏淮洲的不悦,他也能理解几分。自己看李渔歌,是弟弟看姐姐、员工看老板;而他看李渔歌,是一个男人看自己的女人。立场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

所以现在,他只想着怎么能多帮上点忙,而不是给李渔歌添乱。

李渔歌靠在车窗上,低头给魏淮洲发短信:【在忙什么?】

【过段时间市里要开企业家论坛,在拟邀请名单。你呢?】

李渔歌抿嘴一笑,回道:【我在忙着上你的邀请名单,再等我两年。】

【哈哈,李老板志存高远,别太辛苦了。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吃饭?】

李渔歌想了想,接下来几天似乎都有饭局,便回道:【明天我要回蛟川,会在蛟川呆一阵,忙工厂的事,等回来了告诉你。】

发完这条短信,李渔歌对于晓航抬了抬下巴:“我和你淮洲哥说,接下来会呆在蛟川,不在市里,你可别说漏嘴了。”

于晓航心领神会:“放心,我就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

这场饭局是梁灿帮忙张罗的。她有个老主顾是造船厂的厂长,常来江南食府吃饭,有回尝了醉泥螺后赞不绝口,每次来都要点上一份。

梁灿知道李渔歌正忙着拓展单位福利这块市场,造船厂上上下下千把号人,员工福利可是笔大单子。她试探着向厂长提议,问厂里发福利考不考虑海味特产,自己这边有靠谱的货源。厂长竟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让梁灿找办公室主任商量具体事宜。

今晚这顿饭,请的就是那位王主任。李渔歌特意备足了样品:除了招牌的醉泥螺、蟹糊,还带上了厂里新研发的鱼片和鱿鱼丝这些新品更耐储存,口味也是江浙人偏爱的咸鲜口。这俩新产品刚在润和超市上架,要是能谈成,那就又多了一条销路。

有了厂长的默许,王主任自然不会拿乔,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只不过,他也是个好酒之人,饭桌上少不了推杯换盏。于晓航替李渔歌挡了不少酒,心里又高兴又骄傲渔歌姐超市推销能做,造船厂这样的大客户也能谈,稳扎稳打,能屈能伸,这份魄力让他佩服。

他更是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多学一些、进步快一点,这样以后就能承担更多的工作,而不是只能当个司机和助理。

酒过三巡,他不得不去趟洗手间,完事儿洗手时,忽然听见有人叫他,抬头一看,镜子里赫然映出魏淮洲的脸。

于晓航一下愣住,脑子没反应过来,但就是觉得哪里不对。

果然,镜子里魏淮洲眉头皱了起来:“你怎么在这儿?渔歌不是说你们在蛟川吗?”

又为渔歌开心,又为渔歌担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