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你再说说,我怎么让你幸福了?”

与家乐福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新入驻永城的国际商超,家乐福正值开业热潮,收银台前的长龙从早排到晚,生鲜区的推车碰撞声此起彼伏,人气不可谓不旺。

李渔歌和林熠站在超市入口处,望着如潮水般涌入的顾客,胸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期待。他们美滋滋地想,醉泥螺和蟹糊作为永城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下饭菜,怎么可能会愁销路?

然而,第一周的销售数据就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

醉泥螺平均日销仅 60 瓶,蟹糊还不足 50 瓶,连当初在润和单家门店的一半都不到。

“怎么会这样呢?”李渔歌十分困惑。

林熠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家乐福的客流量是润和的五六倍,按道理销量应该更好才对。”

两人站在海味区,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货架。整个区域只有 12 个单品,醉泥螺和蟹糊各有三个品牌,除他们之外,一个是上海老字号,另一个是永城本地家喻户晓的老牌子。而他们的价格,比其他两个稍微贵了那么一点点。

正当两人愁闷之际,家乐福的销售经理张天也主动找到了他们。

“说实话,你们作为新品牌,定价有些偏高了。”张天翻看着销售数据,“和其他两个老牌子摆在一起,确实竞争力不大。”

李渔歌忍不住反驳:“定价高是因为我们原材料选得好,这部分成本就比别人高。”

“我理解。”张天笑着打断她,“但再好的产品,卖不出去也是白搭。消费者连尝试的机会都不给,怎么知道你们的质量好?”

林熠若有所思地问:“张经理有什么建议吗?”

“这样吧,我们尝试做一个促销活动,我可以给你们安排中央通道的特展位,你们把零售价调低些,我们商场这边也适当做些让利,先让产品动销起来,把知名度打出去再说。”

“您觉得降到多少合适?”林熠追问。

张天拿起一瓶醉泥螺掂了掂:“这一瓶,你们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李渔歌算道:“280 克装的,光算原料、包装,每瓶成本就要差不多 6 块钱,还不包括人工、运输和场地。”

林熠接话:“我们现在卖 16.8 元,竞品是 15.8 元和 16.5 元,您看降到 13 元左右行吗?”

张天摇摇头:“老品牌有口碑溢价。小幅度降价对消费者不够有吸引力,我建议直接做到 9.9 元一瓶。”

“这么低?”李渔歌有些意外。

“既然搞促销,就得一鸣惊人。我去向领导请示,看能不能把供货价定在 9.5 元,给你们最大的支持。”张天补充道,“还有,中央通道的特展位也是要钱的,十天的租金是 2000 元,你们考虑下,是否值得投入。”

张天离开后,林熠立马对李渔歌道:“我觉得这个方案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