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熠略带歉意地看向李渔歌:“我得去趟永城大学。”
李渔歌立刻会意:“又要去看那个妹妹吧?”
林熠点点头:“今天约好了。”
虽然有些失望,但李渔歌知道,这对林熠而言是很重要的约定,便也不再挽留: “既然这样,我和晓航先简单庆祝下,等你回来再好好聚。”
腿伤恢复后,林熠每周六都会去永城大学看望张晓月,陪她一起吃顿饭,聊聊学校里的新鲜事,偶尔还会讲些笑话逗她开心。
林熠知道,至亲离去的伤痛,不是几句安慰就能抚平的。但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这几个月的陪伴,他渐渐能在她眼中看到些许光亮有时是一个浅浅的微笑,有时是眼中一闪而过的神采。这些细微的变化,也让林熠心里的负罪感稍稍减轻了一些。
食堂里人声嘈杂,不锈钢餐盘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
林熠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穿过人群,在靠窗的位置找到了张晓月:“你们食堂这牛肉面可真火,每次队排得那么老长。”
“拉面师傅是从兰州来的,做得地道。”瞥见林熠碗里红彤彤的辣椒油,张晓月不由蹙眉,“你放这么多辣椒?”
“你别说,这兰州的辣椒油还真是香而不辣,正合我胃口。”林熠顿了顿,柔声道,“要是你爷爷看见,准会大吃一惊。以前在工地食堂,他总特意嘱咐师傅要给我炒几个不辣的菜。”
张晓月低头搅动着面条,有些遗憾:“是啊,可惜上次爷爷来时,没带他来尝一尝。”
每次见面,林熠都会有意无意地提起老张头。
起初,只要一说到“你爷爷”三个字,张晓月就会立即红了眼眶,难过得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林熠明白,失去亲人就像一道永不结痂的伤。但他知道,止痛的良方不是逃避,而是坦然走进那些珍贵的记忆。终有一天,这些一想起来就鼻酸的故事,会化作继续支撑前行的力量。
渐渐地,张晓月也不再回避这个话题,还总是问林熠,爷爷在工地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林熠就一桩桩一件件地与她一起回忆,老张头是怎么在雨天给工友们熬姜汤,怎么在发工资日第一个跑去给她汇款,又怎么用几十年的经验解决了连工程师们都觉得棘手的问题。说到有趣的事,两人还会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分别时,张晓月轻声问道:“林熠哥,每周都来看我,会不会太耽误你的时间?你们生意应该越来越忙了吧。”
“再忙也能抽出半天时间。”林熠不假思索道,“倒是你,要学着开心一点。爷爷在天上看着,一定希望你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道理我都明白……”张晓月低下头去,“可就是觉得,好像没什么值得开心的事。”
林熠思索片刻:“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为了梦想努力,也会让人变得开心。”
“梦想这个词太遥远了,我考上大学,好像就是为了继续读书,将来赚钱养家,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期待。”
“那有没有和她呆在一起,就让你觉得开心的人?”林熠的脑海中浮现出李渔歌的身影,语气不自觉地变得温柔,“事故发生后,我也是靠着朋友才走出来的。晓月,别把自己关起来,多交些朋友,多和他们在一起,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林熠与她挥手告别。
张晓月站在原地,望着林熠渐行渐远的背影,每次见面时心中绽放的那朵小花,又慢慢合拢了花瓣。
她不是木头,她也会为某个人的到来而感到开心,可这份喜悦,总是随着他的离开,快速消散在暮色里。
有伏笔 嘻嘻
嘻嘻,周末也起这么早啊~
渔歌已经会因为林熠的离开而失落啦!这就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