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新觉得,如果岳勇跟裴丽丽真的存在那种关系,他们又都在岳勇大学毕业后,去到了弘阳,那他们就应该不会彻底没有联系。正常情况下,关于裴丽丽的一些事情,岳勇不可能完全不知道。杨文辉很赞同,那对呗,咋可能啥也不知道?就算表面上老死不相往来,背地里没准还跟别人打听人家情况呢。

第二天,陈永新和杨文辉又去了滨城工业大学,跟岳勇当年的系主任和辅导员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系主任已经临近退休,辅导员现在则成了系主任,他们都对岳勇印象深刻,对他给与了较高的正面评价。

据系主任说,岳勇当年学习不错,为人也很谦和,是学生会的副主席,很受同学们的欢迎。辅导员则介绍得更加细致,岳勇家在农村,小学还没毕业,父母就都过世了,他虽然吃百家饭长大,但一点儿都没有自卑的情绪,平时很阳光,积极,乐观,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大学生了。

系主任拿着一张毕业照,指着上面的岳勇,说:

“对,岳勇不仅总得奖学金,而且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外面打工挣学费,生活费。”

对于陈永新的问题,辅导员回忆了一下,说:

“岳勇搞没搞过对象?据我所知,岳勇大学四年应该没处过对象。你们想啊,他既要学习,处理学生会的各种事,然后还得总出去打工。我虽然不确定,但觉得应该不太可能,人的精力有限,咋可能同时干这么多事儿。”

陈永新和杨文辉还找到了岳勇几个定居滨城的同学,又从他们的角度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几个同学的说法几乎跟系主任和辅导员一样,但他们都不太了解岳勇的家庭状况,从来没跟他谈起过这方面,更不知道他过去的任何经历。

一位姓鲍的同学说:“我当年跟岳勇住一个寝室,他平时花钱不是很大手大脚,但也并不吝啬,偶尔还会请寝室的同学吃饭。我没见过他处对象,也没听说过他跟谁处对象。不过,那时候确实有一些女生追他,但他好像心挺高,都不太看得上她们。”

一位姓孟的同学说:“我跟岳勇毕业后就没联系了,这么多年,也没组织过啥聚会,所以就再也没见过他。要说岳勇给我的印象,我觉得他这人挺聪明,平时也没见他咋学习,甚至上课经常见不到他人,但他考试成绩总是很不错。”

一位姓曲的同学说:“我记得,岳勇动手能力很强,我们大二那年,毕业生卖各种旧货,他花了十几块钱,买了一台海鸥牌收音机。那台收音机之所以那么便宜,是因为经常放不出声儿,他就拿着各种工具,鼓捣了好几天,竟然给鼓捣好了。但从那以后,我没见他用过那个收音机,也不知道那个收音机哪去了。”

陈永新总结了一下这几天的调查情况,觉得必须赶紧回弘阳,先对岳勇进行问询,看能不能得到啥线索,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调查。杨文辉也觉得,调查到这地步了,再搁滨城待下去,也不一定能有啥进展,还是得当面跟岳勇问询,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突破。

就在杨文辉订火车票的时候,他收到了李暖的两条微信,确实让他很意想不到。

李暖:我今天正式在万森集团入职,已经开始上班了,在行政管理部当副部长。

李暖:对了,你那边忙得咋样,有啥进展了吗?嫂子明天过生日,你能不能赶回来?

杨文辉赶紧打过去电话,得知李暖的新工作转正后年薪二十三万,这比她过去那份工作翻了一倍多,还带拐好几个弯儿。除此之外,每年有两个礼拜带薪假,年底还有额外至少六位数的奖金,工作时间早九晚五,每周都可以休大礼拜。杨文辉本以为,李暖会特别高兴,但在电话里,却感觉她说话的语气有些惆怅。

俩人还没聊几句,杨文辉刚想问李暖为啥不高兴?李暖就突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