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耀,困惑地说:
“哦,这样啊。哎,张乐咋地了?你都给我整懵了,咋还说上遗物了呢?”
杨文耀看着耿琳,又叹了口气,然后就把张乐的事讲了一遍。耿琳听完,很唏嘘,也很感慨,一个人的命咋能这么苦呢?杨文耀这才突然想起来,他还没把耿琳的银行卡还给她。于是他又从抽屉里找出银行卡,撕吧了一番,非让耿琳把卡收下,现在张乐人已经没了,钱也没花上,银行卡必须物归原主。
耿琳说啥也不要,甚至有些急眼了,推脱道:
“老杨,张乐儿子治病和以后生活都需要钱。我又不缺钱,你别闹了,赶紧把卡收着吧。我跟你说,以后要是再有啥困难,随时告诉我。你要是不告诉我,就是拿我当外人,我可就挑你理了。”
杨文耀执拗不过耿琳,只好把银行卡收了下来,心里也又被感动了一下,都不知道该咋表达感谢好了。耿琳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到十一点了,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还有事,必须得赶紧走了。杨文耀送耿琳出门,经过摩托车时,耿琳看着摩托车,又看了看旁边的收音机,突然感慨地说:
“哎,年轻的时候,听不懂老歌,现在岁数大了,经历的多了,真是越来越能听懂了。”
杨文耀把耿琳送走了,还在琢磨这句话,但没琢磨明白,回去就接着给乔灿理完了发,又给她洗了头。可算忙活完之后,杨文耀还没来得及休息,店里就又来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姐,要做颈椎理疗。杨文耀只好憋着一泡尿,忍着前列腺的疼痛,给大姐做上了理疗,还收到了杨文辉回复的一条微信。
杨文辉:哥,我这边还算顺利,正在回去的高铁上,正好能赶上给嫂子过生日。
杨文耀有些来气,一早上就给杨文辉发了微信,这都大半天了,这小子才想起来给回复。就算再忙,也不至于回条微信都这么费劲吧?反正也习惯了,警察都这样,有一年春节的时候,杨文耀给陈永新发了条微信,约他来家里喝酒,结果年都过完了,他才给回复,喝啥酒喝酒,一直忙着办案子,等明年过年再说吧。
与此同时,耿琳的车停在一个红绿灯路口,正在等着红灯。
耿琳拿着手机,正通过一个监控软件,看着岳勇的实时位置。软件上显示,岳勇此时正在姚茹家里。红灯在倒计时十秒钟,耿琳看着红灯,思索了一下,点开微信,给岳勇编辑了一条微信。
耿琳:你让葛鹏在找的东西,我可能知道在哪了。
绿灯亮起的时候,耿琳犹豫了一下,把微信删除,又把车开了出去。
有点看不懂耿琳了,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
我得严肃的挑个理了,旧的收音机听磁带,那就是那种单卡或者双卡带收音的机器,过了2000年基本就没人用了,一般称为收录机或者录音机,很少直接称作收音机。不知道皮作者多大,这种东西有单曲循环的极少,在那个年代能买得起带这个功能的也不是杨这个群体。
单曲循环这点感谢指正??因为这点对故事情节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作者当时创作的时候没考虑太多,现在就去修改。1998年,我的记忆里,我们这那种小饭店很多都标配一台收录机,总放各种歌曲,这也是我对那时候小饭店特别深的印象。至于这种机器叫什么,我们东北很多地方都直接叫收音机,或许应该叫收录机更准确,但大家当时确实都是这么叫:)感谢,感谢支持??
或许,一切都在耿琳的掌控中:)
对,那时候小饭店里都有这个机器,大连这边叫录音机,后来2000年后被CD机取代了,中卫可以昌味的问一句,你是那年生人?对90年代太熟悉,读出了那股90年代末东北地区大转型时期的味道
我是八五后,哈哈??辽宁本溪人。但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