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暖此时正在家里,坐在书房的电脑前,修改着她的求职简历。
李暖打开手机免提,敲击键盘,把简历上的一段话删掉,说:
“哥,咱们弘阳像样的企业不多,我这么大岁数了,冬天又是招聘淡季,想找份称心的工作,确实不太容易。但你别为我操心,我赋闲这小半年也算熬到时候了,我估计最晚开春,咋地也该找着工作了。”
李暖看着简历上的文字,感到还是不满意,索性保存了一下,把电脑关机。
李暖拿起手机,看着电脑屏幕一点点黑下去,接着说:
“哥,我整了一下午简历,憋得心里难受,正想出去溜达,去看看我嫂子。”
杨文辉和李暖的家离杨文耀的理疗馆不远,走路也就五分钟。两口子当年买房子的时候,就一起商量过,房子要离杨文耀的理疗馆近一些,方便走动,也方便帮忙照顾乔灿。俩人当年挑来选去,买了一个简装二手房,六十多平,因为一直没有孩子,所以暂时住着也还算凑合。
杨文耀一听这话,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赶紧说:
“李暖,我正好要出去办件事儿,你来帮我照看一会你嫂子,我很快就回来。”
杨文耀挂断电话,拿起挂在墙上的棉衣,披在身上,却不小心把墙上挂着的一个玻璃相框碰掉了。玻璃相框里嵌着七八张老照片,年代横跨了三十多年,其中有两张 1998 年的照片格外醒目。
一张照片上,乔灿穿着一件白色的修身连衣裙,和四个女青年,一个男青年站在一起,背景是工人文化宫的大礼堂,幕布上贴着“弘阳构件厂模特大赛”的字样。那时的乔灿刚二十五岁,留着披肩的长发,身材高挑,模样也很好看,笑起来的脸上露出一对浅浅的酒窝。
另外一张照片上,杨文耀留着寸头,戴着一副墨镜,穿着一件皮夹克,一条浅色的牛仔裤,骑在一辆本田摩托车上。乔灿穿着一件米色风衣,戴着一条花格子围巾,坐在摩托车的后座,搂着杨文耀的腰。照片的背景是一个小饭店的门口,小饭店的牌匾上,写着六个红色的大字:
“文耀私房菜馆”
杨文耀把相框拿起来,在玻璃上哈了口气,擦掉上面的划痕,又把它挂在了墙上。
相框在墙上晃荡了一下,两下,三下,乔灿的笑容就渐渐趋于平缓。
3
一排路灯渐次亮起。
夜晚来临,北风带来降温的信号,席卷着这座东北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一辆 16 路公交车在公安局门前经过,停在不远处的一个公交站点,几个人从车上下来,又有几个人上了车。公交车缓缓离去,涌入车流之间,摇晃着前行,遁入了一片寒冷的暗色中。
公安局的办公室里。
杨文辉一边吃着外卖盒饭,一边在电脑上,敲着那起碎尸案的结案报告。
杨文辉吃了一块四味茄条,扒拉了两口大米饭,扭头看了看正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眼看着 16 路公交车,消失在马路尽头的陈永新。陈永新紧皱着眉头,收回视线,又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晚上七点半了。
杨文辉也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说:
“师父,你快回家吧,这两天熬得够呛,回去补一觉,这边有我们呢。”
谭静嘴里含着草珊瑚含片,站在一块速写板前,把上面碎尸案的照片取下。
谭静又在速写板上贴上在废弃养殖场拍摄的几张照片,说:
“陈队,下午那起案子,今天晚上也不会有啥突破,那张身份证最快也得明天能复原出来。”
杨文辉瞥了一眼陈永新,叹了口气,拿起手机,给李暖发了一条微信:
杨文辉:媳妇儿,那起碎尸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