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新说完,又向厨房走去,庞烨和杨文耀也赶紧跟了过去。

杨文辉看着陈永新的背影,想说些什么却没说出口,半天才回过神来。

陈永新和庞烨在厨房里对杨文耀展开了问询,杨文耀的回答还算令人满意。但陈永新还是有疑虑,从兜里掏出笔记本和圆珠笔,让杨文耀把最近这三天,除了在饭店炒菜,其余时间都去过啥地方,去干了啥,详细地写出来,差一点儿都不行。

杨文耀没办法,只好佝偻着身子,伏在灶台上,冥思苦想着在笔记本上写了起来。

陈永新靠在灶台边上,手指头磕打着灶台边沿,说:

“你好好写,别浮屁潦草地应付,字写得好看点儿,别跟狗扒拉似的谁也看不清。”

陈永新皱着眉头,辨认着杨文耀难看的字迹,接着说:

“还有,咱俩这就算认识了,葛涛以后要是再找你麻烦,你别冲动,随时都可以找我。”

精彩!太上头了,看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错过。杨文辉走上正路原来是这么回事,完美闭环,不过这小子也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太让他哥操心了,幸亏有老陈简直如神助一般,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了

第四章 昼短夜长(6)

6

乔灿从家里出来,怀着极其郁闷的心情,骑着自行车赶到了厂子。

乔灿在构件厂的大库房上班,每天负责接收物料,班组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离婚独自带俩孩子的冯姐,以及一个比她大三岁,刚结婚还没孩子的刘姐。在路上的时候,乔灿就想好了,反正晚上也没啥活儿,顶多头半夜卸两趟送货车,干脆就让冯姐帮忙替班,这班自己是实在上不下去了。

到了厂子,乔灿没换工作服,跟正在开叉车的冯姐说,想让她帮忙替夜班,还是像以前一样,十块钱,到明天早上跟刘姐交接班。冯姐没打崩儿,同意了,但让乔灿帮忙卸一会儿货,她回家给孩子做顿饭,然后立马就回来。

乔灿开着叉车,半个小时后,卸完了货,冯姐没回来,她就坐在叉车里,织起了毛衣。

这是一件红色的毛衣,乔灿已经织了一个来月,估计再织几天就好了,天大冷的时候,打算送给杨文耀,当做这个冬天的礼物。乔灿还没告诉杨文耀这件事,想给他个惊喜,但有些拿捏不准长短了,还是决定尽快让他试一试。

刘姐从家里回来的时候,乔灿给了她十块钱,然后把毛衣装到塑料袋里,离开了厂子。

乔灿漫无目的地骑着自行车,她记不清楚了,从啥时候开始,这个家把全部希望压在自己身上了呢?自己想要一些自由,咋就那么难呢?人生不是教科书,那些教你应该怎么活着的人,其实自己都没活明白。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却从不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反而希望你应该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乔灿这么想着,心里既郁闷又憋屈,不知不觉就到了那条商业街。此时是晚上七点半,商业街上的店铺很多都还亮着灯,人们往来期间,比白天的时候还要热闹。一些商贩支起了露天小摊,卖各种袜子,内衣,内裤,还有人卖着烤羊肉串,烤豆腐皮儿,烤地瓜,浓烟中的灯火格外鲜明。

裴丽丽的店也亮着灯,没有顾客光临,她正拿着一张打印纸,在门上贴着出兑广告。

乔灿把自行车停在裴丽丽的店门口,看着她贴广告,困惑地问道:

“姐,你这是干啥呢?服装店不是开得挺好吗,咋还要出兑呢?”

裴丽丽蹲在地上,看了看乔灿,醉醺醺地说:

“没办法,我父母岁数大了,身体不太好,我得把店兑出去,回老家照顾他们。”

上次模特比赛,乔灿弄脏了在裴丽丽店里租来的连衣裙,本来她要给一些赔偿,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