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什么时候都不晚。”

这份迟来的肯定,是他幼年时梦寐以求的救赎。但如今,似乎已无关紧要了。

弥留之际,养父母依然拒绝认错。他们固执地认定:没有金钱交易,便算不得拐卖。那怎么样才算呢?没有金钱交易就不算拐卖了吗?

而对待阿七,他们属于既希望你能是养老送终的那个,但又怕你过于出色,怕你知道真相后回归亲生家庭的怀抱。所以,平庸才是他们打的保险牌。只要你活着,只要你是个人,能替他们养老送终就行。

养父母的自私和漠视,造就了阿七心理上的扭曲。

没有人生来便是恶种,只是歧路之上,没人为他点亮一盏引路的灯。这份扭曲的根源,深植于养父母长年累月的精神绞杀与不信任。

每一个番外都像是迷雾剧场的片头DLC,分镜都具象化了,抱男拐女,母离父弃,竹笋烤肉... 老鼠,也是捕鼠器。

看来你游戏玩的很6

番外4.食言

「假如还有明天」

-

自从张村那场风波之后,吴耀年调去了省城,杜启岩脱下警服,带着老婆做起了小生意,连虎子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偌大的滨城,孟延觉得自己只有孤身一人,而之前他们的证人朱佩林也不知所踪。

这样的日子使孟延沉寂消沉了一段时间。直到某天,他系统里录入信息,屏幕上赫然跳出“朱佩林”的名字,后面跟着两个字:死亡。

他立刻找到负责此案的法医求证,但提及此事,小法医眼神却闪烁不定,“孟延,听我一句,别深究了。”

这欲盖弥彰的态度,像一根刺扎进了孟延心里。后来,孟延借着档案不清晰的借口,找到当时办案的人员。他回忆说,现场只有一具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唯一能辨识的,是手腕上残留的一个镯子。“听说,受害人家属认得很干脆,甚至有点敷衍。”

家属的麻木,法医的讳莫如深,这一切都透着浓重的不寻常,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孟延心底疯狂滋长。

这份疑虑驱使孟延再次踏上了张村的土地。他私下恳求一位信得过的同学帮忙,将当年从张村解救出来的孩子们的 DNA 样本,与朱佩林的进行比对。结果如同晴天霹雳:除了被带走的老大,其他所有孩子的 DNA,竟与朱佩林毫无亲缘关系!同学又做了另一项比对:这些孩子之间,亲缘关系竟高达 99%!

这意味着什么?但他们可能是同一个母亲或者同一个父亲所生,那朱佩林把这些孩子留在自己身边的意义是什么?孟延百思不得其解。

而也因为 99 年这份 DNA 的信息,间接使未来的茱莉和朱佩林的身份划了等号。

窦建国案的线索似乎再次中断,孟延只能在滨城的大街小巷徒劳地搜寻着蛛丝马迹。直到某天,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行色匆匆的身影闯入他的视线。朱佩林小脚有些坡脚,和正常人的走路姿势不太一样。孟延又观察了下她的鞋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右脚的发力点都相同,鞋跟出现一个斜面,这与朱佩林家中找到的鞋一致。

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孟延不眠不休,尾随了朱佩林数日。他发现,这个女人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准时出现在那座矗立在城郊结合部一栋荒废已久大楼,而大楼上写着:远东第一楼。

1999 年 12 月 31 日,孟延被叫回了警局,上级分配他外出办事,他找了一个结束后买新年礼物的借口,借故就不回警局了。本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但他万万想不到,这竟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走出警局大门。更无法预知的是,他这句借口无法将“因公殉职”划上等号。

远东第一楼在城乡结合部的三不管地带。他抬手看了眼手表,五点刚过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