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周日是敦敦的两周岁生日。
林昭然应邀去了姐姐家。准确来说,是姐姐的公婆家。
公婆家在苏市边缘的九口镇。九口镇这个地方很特殊,离市区比绣庄还偏远一些。当地方言的口音会有一些轻微的差别,交谈的时候,大家很容易辨别。地处偏远,却一直很有存在感。
九口镇大多是工厂,承载了苏市最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云南、广西、安徽进厂的年轻人们几乎都聚集到了这里。他们通常住在厂房自带的宿舍楼,夫妻兄弟姐妹都为一个厂子打工,等到春节便回老家呆上二十天,等假期结束再回到九口镇。
姐姐的公婆家的工厂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家就在工厂不远处,是自己建造的别墅。这个别墅和题西规划好的商业别墅区不能相提并论,但也很难用“自建房”简而概之。
因为它太大了。
大的看起来甚至有点像……城堡。
四年前,姐姐办婚礼。
那时两家相距甚远,姐夫家又不愿放弃诸多繁琐的礼节。
为了节省时间,姐姐建议,接亲可以从娘家接到市区的酒店林暮然的娘家在市中心,喜宴酒店在市中心,况且订了百桌喜宴,酒店特意赠送了一间新人的总统套房。大家都觉得是个万全之策。
可钟倩夫妇怎么都不同意。
最后拗不过。姐姐只能凌晨三点起床。姐夫先从九口镇来到市中心,抢亲成功回到九口镇,在一系列磕头跪拜敬茶改口后,又来到市中心,吃完喜宴,敬完 100 桌酒之后,再回到九口镇。
那天晚宴,林昭然作为伴娘,提着敬酒裙,跟在姐姐和钟倩夫妇身后。
敬酒刚要开始,婚礼管家急匆匆地跑进来说,租的劳斯莱斯婚车车队已经超时了。姐夫朱铭杰压根儿没管过备婚任何的事项,只皱着眉问延时费用是多少?
婚礼管家报了个数字,说朱总没事,押金里扣,您忙您的,就是知会一声。
姐夫正要点头,钟倩立刻扭头喝止了他:“不延了,这么多钱。让他们回去。”
姐夫朱铭杰和姐姐都疑惑地看着她:“那晚上怎么回?打车吗?”
常规来说,婚礼车队将新人送到酒店是可以结束了。但是因着姐姐婆家酒宴宾客众多,家里的车和司机全部派出去了。搞得婚礼车队除了充面子,还真得实打实当交通工具用。
打车在钟倩看来不像话,她思索了一下,说:“员工不是在这吃呢,叫他们送一下。”
婚礼管家大概是没料到,这排场壮阔的男方家人最后要节约延时费,目光在这对新人和长辈之间流转,判断出话语权在婆婆手里后,应声退身离去。
林昭然上前一步,扯着嘴角往钟倩的酒盏里倒了矿泉水。
姐妹二人也没那么娇气,打车当然不是不可以。只是林暮然日常的衣服被其中一位婚礼管家打包,交由三婶的车带回九口镇大城堡。她们站在酒店门口,脚底还踩着高跟鞋,头上挂着繁琐的发饰,穿着亮闪闪的修身礼服,像是刚从片场当完群演,融在浓浓夜色中接通了电话。
没曾想,钟倩最后真安排了人送林暮然和林昭然回九口镇。
电话来自工厂物流部门的主管。
他停在最外侧的大门口,早已等候多时。生怕错过了小老板娘,这才鼓起勇气电话催了催。好在没错过,他慢慢往里开。
林暮然在电话里对了一下车牌号,就是停在眼前的银色小面包车。这是工厂拉货的车。
酒店门童愣了一下,低着头,替林暮然开了车门。
昭然跟在后面进车,闷闷地说了句谢谢。
车是空的。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