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丽春渐渐安静了下来,她凝视着《挽歌》出了神,像个小学生正在接受新文化的洗礼。
“你怎么了?”
“挽歌……她是不是很难过啊。”李丽春莫名说了这么一句,紧接着周全注意到李丽春的眼圈红了。或者,这种哀伤的情绪正在她和画作之间传递,《挽歌》使她联想到了自己的前三十年。
“周全。”李丽春默道。
“嗯?”
“如果有机会,你帮我也画一幅画,行吗?”
周全神色一动,谢宇的交易突然袭卷他的心头。但自己又怎么能拒绝一个哀伤的李丽春呢。
“好。”
“嘿嘿。”李丽春转过身迅速擦了一下眼睛,转过身笑着推着周全往展厅里继续走,口中道:“加速,你可别耽误老娘下午的话剧。”
周全很配合地移动了几步,两个人一前一后地离开了《挽歌》附近。
画展比周全预想的长,两人看了将近两个小时才走出展厅。李丽春虽然对美术没有研究,但在展厅外的周边区还是逛了半天,最后买下了一本维多利亚画展的缩版图册。然后转过身仰着脖子对周全大喊:我饿了。
“行,那咱就吃……”周全停顿了一下,然后两个人默契地异口同声:“兰州大抻面!”李丽春用肩膀撞了一下周全的前胸,一边往外跑一边喊:“快快快,馋的不行了!”
周全快速搜索了一下,距离最近的好评最高的一家面馆开车也要二十分钟,但为了一碗肉好、汤好、面也好的兰州拉面,这不过是一脚油门的事儿。
进了门,正是饭点,俩人等了足足二十五分钟才排到一个位置。两碗面端上来后发现没有醋,周全喊服务员也没人理,只好自己起身去前台取。返回时看到李丽春正用她的筷子,在他的碗里挑。见到周全回来,李丽春喊道:“快吃!”
“急什么?”
谁知李丽春差点就把周全脑袋按到碗里,说:“你先吃,吃完再说!”没办法,周全学着李丽春的样子狼吞虎咽起来。寒冬二月,热气腾腾的面条让周全很快就暖和了起来。
李丽春吃累了,才抬头说:“我承诺过你有一天给你讲讲拉面的吃法,来今天到了李老师的上课时间。拉面,最好的口感就在三十秒之内。面上来,赶紧倒醋,迅速搅拌,吃下第一口面,这口面就是整碗面的旗帜!”
“啧啧啧,专业!”周全低低地笑道。
“筷子撩拨的过程,正是面条跟空气接触变冷的过程,冷空气可以相对较长时间地保持面条的硬度,而滚烫的汤正好与面条形成鲜明对比。”
“怪不得刚才我看你用筷子在我碗里挑来挑去。”
“老娘还没用自己筷子在谁的碗里挑过面条呢!”李丽春脱口而出,但此话一出,两个人都安静了。这和周遭人群嘴里集体发出的呲溜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喧闹,是面馆的最大特征。吃面条是一件着急的事,所以面馆,犹如战场。而此时的两个人,让战场上的捉对厮杀显得温柔了许多。
也许是面条太烫,两个人脸都红晕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分钟,两个人都默契地加速了吃面条的速度,旁边等位的哥们都伸手道:“不是,兄弟,咱没那么急,你俩慢点吃……”
吃过午饭,距离话剧开场时间已经很近了。周全带着李丽春直奔麻花剧场。对于话剧,周全略有研究,之前在公司年会上还自导自演了一段。而那场戏的台词,其实周全是夹带了好多对李丽春的私货。可他觉得李丽春完全不知情,一定没有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