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人手,是指他们工商部内部的人手,商税是他们商业部负责,地方上自然是要另设立工商部的部门,那就需要相关的人手去负责和处理。
还有如今地方上并不具备推行新税法的条件,还有官员上的一些问题,等等。
“看来想要在地方上推行,并非易事。”杨绍慕一脸深思,知道这个事现在还急不来,如今在京城这里取得的效果已经是很让他意外了。
在户部留了一会,李问就向太子殿下告辞,带着他的人先回去了。
第一百九七章,立足
当日,一份折子呈现到皇帝的案桌上,天子看了后,连说了三个“好”字,可见天子的心喜,“此乃李六元之功,李六元当赏。”国库亏空了这么多年,户部没钱,朝廷想要办事户部拿不出银两,每当这个时候底下的臣子们一个个都沉默不语,坐在这个高位上,天子的难处只有皇帝自己知晓。
大成建国还不足百年,根基本就不深,昭宗帝从先帝的手上接过皇位,那时候的大成比现在还不如,皇帝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勤政为民,才勉强有了大成的今日。
只是这还远远不够,西北的胡人未灭,朝中的官吏贪污,他这个皇帝的身体日渐年迈,底下的皇子蠢蠢欲动,这一桩桩的事都是悬在皇帝的心上。
如今有一个臣子能为他这个皇帝分忧,这才短短一个月就给国库增添了这么多银两进去。国库有了钱,西山下的兵工厂就有了银子的投入,日后想办什么事都不用愁银子的事,这怎能不让昭宗帝高兴了。
“臣不敢,能为朝廷办事,为皇上尽忠,乃是臣应该做的,臣不敢居功。”李问跪在天子的面前,说道。
当初他提出商改一事,朝中不少大臣都反对,更有人指着他的鼻子大骂,指责他沾染商贾末流之事,败坏朝中官员的名声,甚至是让皇上撤除他的官职。这短短一个月过去,李问就用这一份账单啪啪啪的打了这些官员的脸,堵住了这些大臣们的嘴,再无人敢质疑他。
这一次对于皇上下旨把李六元从正五品擢为从四品,朝中的官员意外的一致默许,无人提出反对。
有本事你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也能给皇上搞到那么多的银两,不然的话就别哔哔。
这个时候李问风头正盛,能在朝中当官的没几个是傻子,枪打出头鸟,他这个时候要跳出来就太惹眼了。朝中的这些官员们都看得出来皇上正宠信李问,他们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惹皇上的眼,万一惹的皇上不喜,于自己的官途上没什么益处。
朝中的官员们看着李问这小子从一个小七品一路升到了从四品,一路青云直上。别人当官,自己也当官,别人一年升官升个几回了,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蹲了三五年都不挪动一下,说多了都是泪啊。
见到李问一次次的升官,朝中的这些官员们已经从一开始的羡慕嫉妒,到现在的麻木瞪眼了。
“谢皇上。”李问恭恭敬敬的领了旨意,不见半分骄躁自满。
这一次皇上只是给他升了官职,赏赐了不少的珠宝赏玩,职务上并无多大的变化,依然是继续掌管着工商部。于他而言,工商部才是他在朝中的根源所在,日后他在官场上能走多远,就要看这个部门能走多远。
不过皇上给他升升官也好,他这个工商部部长的官衔高一点,抬出去也能更好的唬人。
比起六部的几位大佬,人家一个个都是正二品大员,他这和别人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这一对比,他们的这个工商部就显得有点不大如流了。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说,他这个部门里最高长官的官衔其实也代表了整一个部门的实力和存在。
这一次他们工商部拿出了一份好成绩,他在皇上那里有了一个交代,在朝堂上也有了一份底气。他们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