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来干活的汉子身上的衣服大多都是补丁,这个天气热,还有人把上半身的衣服脱了,光着膀子。
下午还要回去衙署一趟,走的时候李问同沈子敬交代了几句,“这边人员混杂,到处都是在拆房子的,你人在这边也要注意一些。”
“我会的,你不用担心我。”从前他只知道埋首读书,不知读书之外的庶务。直到来到京城之后,他接触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他写文章做策论不是没有好处。
沈子敬倒是有点明白陆知书为何要请调到地方去当县令了,不过他们现在在京中跟着李问做事,也不是没有学到东西。他们现在等于是半只脚踏入了官场里面,前头李问还问过他们是否要在吏部那里登记名册,还是继续参加后一年的科考再说。
为这个他们已经准备了这么多年,是以在思虑了之后,他还是想到时候下场去试一试,不然难免会是心中的遗憾。
两个人谈了几句话,李问就坐上了马车回去衙署了,沈子敬则是继续在这边忙。
第一百九六章,二更
随着消息的传递,京城之外越来越多的商人知道了官府要开商务大会和招商大会的消息,这件事还是由李六元李大人负责。如今整个大成国,只要不是闭门不出的人,都听说过李六元的名号,就冲着李六元扳倒那么多贪官这一点而言,就让下面的普通老百姓们津津乐道了许多。
还有从上月开始,商队押运货物进入京城不再需要交关卡厘金,京中还免除了许多杂税,下面的官吏不允许胡乱收费,这可真是大大的减轻了他们商人身上的负担啊。只可惜这个新税法目前只在京城施行,还没有推行到其余的省份和地方,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在其他的地方推行了。
外地的商人心里都盼着朝廷能给他们减免多一些厘金杂税。
要是朝廷能多几个像李大人这样的好官,他们就不用整日面临那些贪官污吏的剥削了。
这一次的商务大会还是头一回官府组织,为他们商人开展的会议,邀请他们商人去京城共商发展商业的大计。后面的招商大会还有给与他们这些商人许多优惠政策,因此各地的商人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纷纷写信拖京中的熟人买票和预定名额,或是派了家奴提前去往京城办理此事。
只是如今京城是一票难买,几个售票点每日都是大把的人排队买票,想要买到一张票并不是一件易事。
远在京城之外的商贾们接到消息之后,都纷纷在准备上京事宜了。
见到这么多的人排队上赶着给那个新立的什么工商部送钱,这不免让京城里其余的官员们看的眼热。
原先这些官员只是在一旁看热闹,现在是恨不得参一脚进去,只是这件事是工商部负责,他们这些其他部门的官员想参一脚进去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一些自诩清高,思想顽固不化的老臣认为官员气得捂着胸口:你一个朝中官员竟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参与商贾之事,这简直就是败坏朝廷的风气,败坏他们官员的名声……
李问:说的好像朝中的风气很好,官员的名声很好似的,他都差点相信了!
*
自从上月京城开始免去了进城的厘金税,针对一些个体小贩们只是收取固定的摊位费用,拉着骡子牛马进城的要另外收取一笔清洁管理费,但是没有拉牲畜进城就不必给这笔钱。其余的杂费一律都免去了。
是以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京城里卖东西的小商贩们就增加了不少。
这些人里面大多都是住在京城附近村庄的百姓做点工艺小东西,或是提着家中多余的农产品进城卖。
看到上月的账本和报表,报表是李问让下面的人按照他的要求做的统计,数目一目了然,“嗯,不错。按照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