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例在乡试之?后,各地取中举人?的朱墨卷将全部解送礼部磨勘。礼部官员会组织复核,审阅每一份试卷的文字是否通顺、荐卷理由是否充分?等。

若允许礼科给?事?中们参与今年的磨勘,并加大审查力度,让他们亲自复核审阅试卷,自然也?就?心服口服了?。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太子听?出来了?,这些家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想借此机会为言官争取更多话语权。

徐阁老看得很明白,吕畴举荐的官员都有皇帝护着,一个也?动不了?,他这个空壳阁老只能努力为言路事?业做一些贡献,有了?言官的支持,他的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太子回到西暖阁禀告父皇,这一点上,皇帝倒可以体谅徐谟,他还没打算用?一个空壳首辅当摆设,既然要用?人?,就?要帮他树立对?等的威信,何况六科膨胀,要比六部膨胀可控得多,无非是嗡嗡嗡地烦人?一点。

“准奏吧。”皇帝道:“平安的文章朕看过,无懈可击。余下的随他们折腾去,正好趁父皇还能多活几年,杀一杀科场上的不正之?风。”

第189章 第 189 章 这是舞弊,赤*裸裸的……

于是在礼科的监察之下, 礼部会?同翰林院的官员们展开了一场空前严格的复核工作。

清贵的翰林老爷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既然?上面要严查,那就瞪起眼来逐字逐句的审阅, 有错别字的、语句不通顺的,如果考官没有标明,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当然?, 极少?有考官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这次打击的对象,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水平与名次是否相符。

但文章好坏相对主观,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你说张三?的文章泛泛空谈,我偏喜欢他绮丽的辞藻、协调的声律, 因此放在以往,只要别太?离谱,没有人会?去为难同僚, 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太?离谱了!”落针可闻的礼部大堂中, 一个正?在复核试卷的给事中怒道:“牵强附会?, 不知所云。”

一名礼部官员前去查看, 越看, 脸色越发凝重?, 片刻后, 那位给事中将?这份试卷甩在了上司的案头, 愤愤道:“科长请看, 不知此人是如何取中的!”

这时各司负责磨勘的官员全都围了上来。

若是一人说不好也便罢了,若是人人都觉得差,那就大有问题了。

到了下午, 又有一份试卷被?剔出,同样是空洞无?物、不堪卒读,虽然?名次都是倒数,但显然?与当地录取举子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

礼科给事中怒道:“你们礼部与翰林院就是这样审核试卷的吗?!”

“这是舞弊,赤*裸裸的舞弊!”

礼部官员请他们稍安勿躁,该省地处偏远,教?育水平落后,许是实在挑不出更好的文章了,才拿这两份凑名额,这在落后地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不然?怎会?有那么多富贵人家的考生,冒着坐牢的风险去偏远地区寄籍呢。

磨勘进行了十日,九日都在吵架,一直吵到了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