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就过,过不下?去就散。
乾清宫中,在皇帝御案的一侧新添了?一副桌椅,从?前?的珉王,如今的太?子李泊言,每日上午去博兼堂上课,下?午在此处参与政务,学习治国理政。
皇帝令人将中央、地方的重要官职品级汇总起来,整理成一本劄子,每个官职的下?方对应着官员的姓名和籍贯,都是可以更换的浮贴。
皇帝对着劄子,耐心地教给太子用人之道。
太?子听得很认真,册封仪式后,他很清楚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他是一国储君,以后还会成为皇帝,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虽然身体很想偷懒,但良心过不去。
一气儿说了?太?多?话,皇帝有些口?干,啜一口?茶水,扯起别的话题:“平安最近还在筹备乡试吗?”
“是啊,忙得见不着影。”太子难得有空暇,将平安在国子监参加科试时?表现?出众,被徐阁老的孙子指为舞弊,挑唆监生闹事,然后当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狠狠打了?徐锡亮的脸的八卦,讲给了?父皇听。
皇帝闻言笑了?几声:“不愧是平安,这题破得好!”
太?子笑道:“平安最近学疯了?,看除了?吃饭睡觉都在读书,肯定是怕受二茬罪。”
皇帝反驳道:“或许是发自内心地用功呢。”
“……”太?子道:“那倒也是,毕竟臣最近也是发自内心地用功。”
“你那是怕挨揍吧。”皇帝道。
“……”
皇帝又对太?子说,徐谟此人是典型的“律人如束湿,待己若春温”,可以把这种人当做阶段性?的警示工具,但别把他树立成道德标杆,若是下?面的官员胥吏群起效仿,政令就会难以推行。
太?子听得出来,徐谟在首辅位置上呆不长的。
……
临近秋闱,平安“打劫”了?老爹的考箱,那是十几年?前?祖母找工匠设计定制的,做工精细,用料上乘,尽管掉了?一个插销,依然比市面上售卖的考箱质量要好。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考试用品需要采购,平安做完了?一天的功课,去灶房偷了?今天的煮鸡腿投喂阿吉,便带着冬青出了?门。
进入末伏,天气依然炎热,秋老虎肆虐,街边的茶棚里坐满了?歇脚的贩夫走?卒,茶棚的背后用木栅围起,是一个正在拆除建筑的工地。
平安找了?个空位置坐下?,好奇地问?旁边喝茶的脚夫:“大叔,这里不是茶楼,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茶棚呢?”
“最近新搭起来的。”那脚夫很敷衍地答道。
眼看快到饭点,平安叫冬青去旁边的烧饼铺,买了?一沓咸烧饼,热腾腾地直接用小藤筐端过来,请桌上的几个大叔吃烧饼,还配了?一碗酱菜。
几人乐开了?花,七嘴八舌地开始分享八卦:“小公子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少爷,不常在街上溜达。这里原本是宴月楼的大院子,宴月楼你听说过吧?”
平安故作?懵懂地摇摇头。
“就是京城最贵的青楼!”那人神神秘秘地说:“后来听说是拐卖人口?,被官府查封了?,连地带房充缴了?国库,挂牌变卖了?三个多?月,愣是无人敢买,最后由宫里接手,充作?皇店了?,紧接着就拆了?牌楼搭茶棚,给街上干活的百姓乘凉歇脚,有粗茶凉茶供应,一个大子儿随便喝。”
平安笑道:“这是好事啊。”
“当然是好事了?。”另一个脚夫小道:“这不,后面的主楼都要拆掉,盖几排大瓦房,把慈幼局和养济院搬过来,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