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举行庭议,敲定了治黄的最终方案,单就?省钱一条, 都足以?让皇帝支持恢复故道,皇帝在下旨前?召见过陈琰,因此这?份圣旨来的并不意外?。

陈琰被特简为?右春坊右中允, 兼豫州道监察御史?, 协助右佥都御使沈廷鹤治黄河, 赐穿忠靖服, 有豫州境内一切治河事宜之权, 可风闻言事, 直达天听。

还因此敕封陈琰的父亲陈敬堂为?开源府通判, 不用就?任只领待遇的那种?, 母亲赵氏为?正五品太宜人, 妻子?林月白为?正五宜人,平安升授正七品文林郎。

全家都被封赏了,平安半晌没缓过神来。

他扒着老爹手里的圣旨, 仔细看了一遍,问吴公公:“监察御史?是正七品吗?”

“正是。”吴用道。

官居然会越做越小……平安道:“还有这?种?好事?”

“不是,啊?”吴公公有点懵。

平安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忙道:“我是说,这?是好辛苦的差事。”

吴公公笑吟吟地看着陈琰:“令郎如此孝顺体贴,陈大人真是好福气啊。”

陈琰皮笑肉不笑地应和?着。

这?小子?在皇帝面前?吹牛,说盛安县的河堤在他爹的协助下修整得坚如磐石、固若金汤、风吹雨打都不怕,把圣上忽悠的仿佛虞舜得到?了大禹,要?不是看他太年轻,险些将治黄的重任全压在他的头上。

事实是,如果把黄河比作巨龙,他们?治理?的小小盛江,连条泥鳅都算不上。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

这?一晚,平安心情不错。

一不留神自己的官位居然超过了小叔公,虽然是虚的,但也不妨碍他嘚瑟一番。

更让他高兴的是,老爹终于?可以?为?国家百姓做一些实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日后这?些明晃晃的功德摆出来,谁敢说老爹是奸臣,黄河两岸的百姓都不会同意的。

陈琰和?陈敬时抱着手臂默默地看着他。

大孝子?啊,怎么不想想,常言道“一人功成,封妻荫子?”,眼下还没就?任就?封荫了父母妻子?,是因为?皇帝心情好吗?

是因为?凶险啊!

当然,有些话陈琰是不敢对平安说的,更不敢对妻子?说,只能私下里交代小叔陈敬时。

陈敬时问他:“你既非河工出身的官员,只是偶然为?县里献言献策罢了,为?何?不对陛下讲明,回?绝了这?份差事?”

“我不去,徐阁老也要?派别人去,我去了至少可以?帮老师一把,不对他造成掣肘。”陈琰道:“而且我也想知道,这?个法子?到?底能不能驯服黄河。”

“……”陈敬时半晌无语:“你比我狂。”

陈琰笑了笑:“万一我不幸殉职,请小叔务必看顾好月白母子?。我相信爹娘不会苛待儿媳,但倘若她日后有意改嫁,遭遇阻力,也希望小叔能力排众议,遵照她的心意,再是要?好好教?导平安读书,但求成材,不求闻达。”

平日里玩世不恭的陈敬时居然没有开玩笑,郑重地答应下来。

……

汛情紧急,陈琰在接到?旨意的第二天,便带着扈从与老师汇合,踏上了治河的征程。

平安向学堂里告了假,跟着娘亲去码头送大师祖和?老爹。回?到?家,门口站着四个身穿飞鱼服、跨着绣春刀的锦衣卫。

这?次主人都不在家,他们?十分礼貌地站在门外?等候,引得四邻惊慌失措、关门闭户,纷纷回?家询问家人子?侄是否与陈家有过书面往来,有的话尽快焚毁。

挂着“陈”字灯笼的马车拐进胡同,林月白从车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