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种声势浩大,由三司使共同?用印,形成完整奏销档案,必然会留下痕迹。
而后一种,却只需天子亲信手持秘旨即可。
“陛下”,郭路浑然不觉气氛诡异,有理?有据陈述事实?。“臣有确凿证据表明,宋居珉曾行贿大理?寺卿李仕汝。”
他神色肃然,拱手奏道?:
“其一,据李将军查证,宋府虐杀侍女一案东窗事发后,宋居珉曾密会李寺卿。当日有卖油郎亲眼目睹,一辆满载货物的马车自宋家‘元宝记’银铺驶出,径直前往李府。因车辙异常深陷,该卖油郎心生好奇,一路尾随见证。此人?现已被御史台收押,陛下可随时传召问?讯。”
“其二”,郭路提高?声调,“在李仕汝府中?搜出九十九块金砖。经查验,这些金砖与本朝官制金砖大相?径庭。本朝金砖质地细腻,坚硬如歙砚,敲击声如钹罄,乃十成足金。而查获的金砖形制酷似前朝金铤,质地粗硬有磨损痕迹,以黄铜塑型增色,乃是?九成金。”
说到这里,郭路目光犀利道?,“李仕汝出身寒门,全赖叔父接济才得以入仕。如此巨额金砖,绝非其俸禄所能置办,必是?受贿所得。而这些金砖形制统一,皆属前朝式样
????
,显系同?一来源...”
他环视满朝朱紫,声音渐沉,“老臣斗胆请问?,当今天下,能一次拿出九十九块前朝金铤行贿的世家大族,除了江南王家、京城沈家、没落的萧家、太后母族周家,以及涉案的宋家,还有几家?而其中?,又有谁比急于掩盖命案的宋家,更有行贿的动机?”
参知政事韩焘眉头紧皱,面向天子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郭御史方才指认宋相?勾结北梁杀手谋害李寺卿,此刻却又声称宋相?曾重金贿赂李寺卿。若李寺卿当真收受宋相?贿赂,便是?宋相?一党,宋相?又何必多此一举,冒险勾结北梁刺杀自己人??此举岂非自相?矛盾?”
郭路闻言冷笑一声,不慌不忙地整了整衣袖,“韩参政此言差矣。李仕汝贪财不假,但他受贿时只道?是?替宋相?遮掩一桩命案,却不知宋相?暗中?勾结北梁之事。待他发现宋家竟要借机构陷萧家通敌,以洗脱自身嫌疑时,为时已晚。”
他转向御座,声音陡然提高?,“陛下明鉴,李仕汝执掌大理?寺十余年,若让他察觉宋相?与北梁的勾当,以他贪生怕死?的性子,必会留后手自保。对宋相?而言,这等知晓太多秘密的‘自己人?’,反倒是?最危险的祸患。唯有灭口?,方能永绝后患...”
“而李仕汝恐怕至死?都不明白,当他配合宋居珉完成构陷萧家的布局时,就已经是?一枚弃子。宋居珉送出九十九块金砖,看似诚意,实?则是?催命符。这份厚礼,本就没打算让他活着享用。”
他向前一步,继续道?,“若非京城突现流言,称李寺卿书房藏有一面金砖墙,谁会去查一个‘惨死?’官员的府邸?待风头过后,宋家大可神不知鬼不觉地购回宅院,这些金砖便会完璧归赵。如此,既除去了知情人?,又保全了财物,还完成了嫁祸,当真是?一石三鸟的毒计。”
不等其他人?提出质疑,郭路立刻解释道?,“当日圣上命皇城司彻查谣言源头,确证乃北梁暗探所为。然谣言中?虚实?相?间?,‘李寺卿府藏金砖墙’,却是?被证实?的事实?。老臣之前还以为,这是?北梁人?增加其他谣言真实?性的做法?,现在想来,此事恰恰暴露了宋居珉与北梁的微妙关系。”
“宋居珉多年来被北梁以‘塑雪’一事勒索财物,早已不堪重负。此番他铤而走险构陷萧家,意图摆脱北梁控制,却不想此举激怒了北梁。北梁故意泄露金砖一事,既为报复宋相?背约,更是?给他一个严厉警告。”
说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