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万年,永乐万年,大明万年。”
所有人包括皇帝在内,不约而同的在口中喃喃着下联。反应过来后,随着胡善祥起身行礼的动作,也跟着拜服下去。
被破了局的汉王
椿日
朱高煦铁青的脸更是黑的像是被人追债了一般,可在所有的皇亲内眷、文武百官都跪下行礼后,也只能将那股愤恨强压在心里,咬着牙随大溜的跪下去。
皇帝没有理会跪拜的人群,或者说他沉浸在了这幅对联的大气磅礴和歌功颂德之中,口中喃喃的重复着上下联。
“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
“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
朱棣的眼睛随着口中的复述越来越亮,最终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
“都平身吧。”
“哈哈哈哈,真是千古难觅的绝对。”朱棣不要脸的连连点头,口中不住地称颂道:“磅礴大气、文雅工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下联了。”
“此对联贴上意,映实景,可谓有理有据。”
“绝,真是太绝了。尤其‘永乐’二字用的好,用的妙,用的恰到好处啊!”
“陛下践祚一来,数征外敌,震慑肖小,本就是千古明君。”
“李大人说的是啊,皇上亲征外敌,本就是为了那些被外族欺压的百姓,让他们可以回归大明生活,皇上亲历险境,甘愿爬冰卧雪的冒风险也要解救他们,如何不算是与民同乐。”
若论拍龙屁的道行,其实胡善祥还真不是文官们的对手,在她以为自己已经可以功成名就后隐身而退的时候,此起彼伏的恭贺、赞同、美誉声不绝于耳,说出来的话,一个比一个不要脸的肉麻,且还紧贴时事,让成了故事主人公的朱棣开心的更是心花怒放。
此时,没有人再坏风景的问一句,太孙妃想问关于这件事的什么问题,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有人虚构出来的。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在心里想到,不论是不是有人故意虚构的,从现在开始,这个故事他就是真实的发生过的,发生在了故事的主人公朱棣的身上,并且最认同的人就是皇帝。
朱棣已经脑补自己曾经微服私访并于元宵节偶遇了一秀才,两人交谈甚欢后,吟出了这么一副千古绝对。
他在心里越发肯定,这件事当然是曾经发生过的,只是他政务繁忙,整日处理朝堂大事,忙的连此时都昏了头给忘了,此刻太孙妃重新提起,他才似有所觉得想起来。
“……”而真正忙碌朝堂政务,抽身难出的监国太子朱高炽,只能无语的看着亲爹一副认同的样子,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算不上好的抢夺功劳的消息。
明明他才是处理朝政的那个吧,他爹除了打仗就是亲征,其他时候真的有忙过吗?
虽然这样想着,但对于儿媳妇轻轻松松的在老爷子面前讲了一个小故事,不但顺利的过关,而且顺便拍了个龙屁的行为,朱高炽表示很欣慰和高度赞赏。
嗯,是个聪明的,聪明人好啊,他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又看了一眼黑着脸,不发一言的二弟朱高煦,太子朱高炽无奈的摇了摇头,心说,这都第几回了,总是针对他们太子府,二弟也不嫌累,就算太子妃应付不来他的刁难,难道瞻基这孩子会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不做?
哎~
重重的叹了口气,又是朱高炽为自家二弟的智商感到捉急的一天。
汉王这回学乖了,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一声不吭的闷头喝酒,连汉王妃给他使眼色让他少喝点都没看到,气的汉王妃牙疼,扭头不再管他。反正醉酒后头疼的又不是她,管他去死。
“马云,赏。”
在朝臣的赞扬声中开怀了个够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