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皇后这一位置,所有人都在观望和考察。

而这个时候皇帝和太子都没有开口阻止,胡善祥就明白,两人未必没有这个对她考核一番的意思。

若是连汉王的刁难都不能轻松应对,那么胡善祥这个太孙妃要么不合格,需要太子妃私下里重新教导,要么就只能退位让贤或者一辈子做一个依靠朱瞻基的菟丝花的存在。

胡善祥没有顺着汉王的问话正面回答,而是对着皇帝恭敬中带着几分好奇的开口道:“孙媳对一事很是好奇,只是事关皇上您的年号,因为不知道其真假,便想着问问太孙,没想到还没说呢,汉王就已经预知到了。”

这能掐会算的本事怕是袁天罡、刘伯温在世也不能及,就差没说汉王在皇帝面前故意犯欺君之罪了。只是胡善祥一举一动都极其恭敬,也没有说一句汉王的坏话,而这些就足够了,心里有数的人不由会心一笑。

焦急的模样看着胡善祥,怕她被汉王吓到出了差错的朱瞻基也悄悄地舒了口气。

他也是关心则乱了,胡善祥自小在宫里长大,见过数次汉王或怒、或者狰狞的神色了,如今这幅带着几分疯狂的诱惑又怎么会害怕,想来如此镇定大方,应该是已经心里有数,便等着胡善祥继续讲下去。

心里存着考校太孙妃的意思,朱棣顺水推舟的顺着胡善祥的话茬接了过去。

“和朕的年号有关?这倒是有趣了。”皇帝点着头道:“太孙妃继续说,朕也想听听。”

他们也想听。

听了皇帝准许的话,所有人都眼巴巴的望着胡善祥,做出一副很有兴趣接着听故事的捧场模样。

这么多捧哏的么?

想起腹内已经打好了的草稿,胡善祥不慌不忙的开口道;“据说皇上您在某一年的元宵节微服出游,遇到一个正在猜灯谜的秀才,与其谈的非常投机。那位秀才的文采非常不错,皇上您便生了考校之心,想要试他一试,看到街头人头涌动,到处都是璀璨的灯火和明月交相辉映,便想到了一副很是应景又寓意深远的上联。”

“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①

说出上联后,胡善祥故意停顿了下来,视线往四下一扫,果然见若有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暗暗在心里猜测下联给如何应对,便饶有兴趣的停下话头,随着众人猜去。

其实胡善祥也知道,在场的朝臣不可能都对不出下联,武将也就罢了,认识的字本就不多,和联就只能想的抓耳挠腮了。

汉王即是对着她这个太孙妃发难,那就是针对的整个太子府,作为被太子一力提拔上来盘踞了几乎整个朝堂的文臣,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给她难堪。

帮着她一起破汉王的刁难之局才是正事,这一刻,他们不讲男女之别,不论宫廷内外,只有深处太子府的立场上。

第55章 永乐万年 这个上联说难也不难……

这个上联说难也不难, 毕竟故事中适逢元宵佳节,正是灯火通明的时候,但说难吧?

最后一句“大明一统”却又是出的磅礴大气, 所以下联必定也要对出恢弘大气的词语来才算工整。

或没有那份才思, 记得抓耳挠腮的急着跺脚想下联的;或眼前一亮, 想出了下联要如何对上的, 俱都没有说话, 静等胡善祥的未尽之言。

朱棣做沉思状,想知道下联, 却又不肯和他人一般露出猴急不庄重的模样,于是对着孙子朱瞻基使眼色。

朱瞻基轻咳了一声, 提示道:“那名秀才是如何对的下联?”

别打哑谜了, 他真的很想知道。

胡善祥神态自若的迎着汉王铁青的脸, 笑着不着痕迹的拍龙屁道:“这位秀才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大概是看出了皇上您哪怕白龙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