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家庭煮夫朱瞻基 见皇帝执意批……

见皇帝执意批改奏折, 首领太监也不好再劝,只得听令行事。

天色渐深,朱高炽突然在看到一分奏折的时候停下了笔, 沉默了片刻后开口道:“来人啊, 宣杨士奇过来, 朕有事找他商议。”

说完, 朱高炽把这本奏折放在了一边, 另外又拿起一本开始批改起来。

一炷香后,杨士奇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议政殿, 跪下请了安就被朱高炽给叫起。

“杨大人,你来看看这份奏折。”杨士奇从地上起身, 恭敬的接过朱高炽手中的奏折开始看, 一目十行, 好奇心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父皇的冥诞快到了, 这是朕登基以后的第一次冥诞, 势必要举行的隆重些, 只是朕政务繁忙,暂时脱不开身, 这件事就让太子去办吧,父皇生前最看重的就是瞻基了。”

原本刚想赞同的杨士奇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 听了皇帝的话,心下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他皱了皱眉,再一次看向手中的奏折,这一次细细的看着每一个字,仔细认真的揣摩其中的含义,可是无论他翻来覆去的怎么看,都察觉不出这里面有什么诡异的地方。

这似乎只是一本很不同的奏折罢了, 可为什么他心下总有不一般的预感呢?总觉得自己没有揣摩出皇帝真正的意思。

是他年纪大了,跟不上皇帝的想法了,还是自己过于敏感了,总觉得皇帝深不可测,所以想多了?但心里的这份不对劲儿究竟从何而来,杨士奇一时之间却摸不着头脑。

想起先帝永乐皇帝临死之前最念极的就是自己的大孙子朱高炽,杨士奇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压下心中复杂的波涛汹涌,感慨万千道:“皇上所言极是,先帝在时便十分疼爱太子,北征都不忘将太子带在身边时刻教导,若是由太子来主持先帝的冥诞,先帝九泉之下,必十分的欣慰。皇上有此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太子必然能当次重任,不负皇上所托。”

血脉相连的亲祖孙呢,由太子朱瞻基孝顺爷爷理所应当。至于为什么主持的人不是皇帝?莫非是想被人指责不孝先帝?别开玩笑了,就皇帝这刚刚大病初愈,不堪劳累,半截身子都快被埋入土里的人了,谁敢让他出面试试?

怕不是试试就逝世,这一年还没过呢,这位皇帝也得追随先皇而去了。

杨士奇能得先帝和当今还有太子的信任,自然不是什么心思蠢笨之徒,再细细的琢磨了一遍奏折,又将前些时候皇上重病之时汉王和赵王的表现在心里仔细揣摩,悚然一惊,立刻意识到了什么。

察觉到隐藏在深处的风雨欲来的危险,杨士奇控制不住的大惊失色,抬头看向坐在案桌旁接着批改奏折,无任何异样,好像此处根本没有杨士奇这个人一样的朱高炽,杨士奇深深地低下了头颅。双手恭敬的将奏折交还到桌案上后,便行了个礼退了下去,他要去找太子传达皇上的命令了。

而此时的朱瞻基正带着胡善祥和两个孩子在庄子里钓鱼呢。

说起来,两人上一次钓鱼还是数年前了,和孙妙涵一起,可惜当时胡善祥技术不行,让孙妙涵好一番嘲笑,许道中都被她们俩当成了评比的裁判。

说来也好笑,胡善祥找谁当裁判不好,偏偏找了许道中,那时候她也是傻,不知道日后两人会成为一对,硬要和孙妙涵挣个高低,现在想想,不禁令人莞尔。

庄子里的小湖泊龟少鱼多,还多是肥美的草鱼和黑鱼。两个孩子坐不住,一会儿就把鱼竿收回来看看,见没有鱼又重新放回去,来回多次后,胡善祥都烦了,觉得自己这么长时间没有鱼儿上钩,一定是这两个小家伙在身边捣乱的缘故。

“行了,行了,你们俩去陪你们爹收拾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