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太孙妃,御医们来报,说是牛痘成功研究出来了。”那侍卫跑到跟前还气喘吁吁的,明显的接到消息就前来禀报,不敢有丝毫停留的模样。

“真的?”

胡善祥和朱瞻基高兴的简直想手舞足蹈,这简直是他们听到的最美妙的好消息。

两人暂时顾不上遥远的银矿了,让侍卫在前面带路,准备去看看这些天实验的成果。

没有让朱瞻基和胡善祥两人失望,无论是天花病人,还是故意感染了牛痘的病人,都接连有了起色,病情终于开始缓解,又等了几天,所有的天花病人都痊愈后,一群人带着这么一个好消息回了朝。

最先提出牛痘可预防天花疫病的是胡善祥,因此虽然御医和大夫们都参与了牛痘的研究,甚至是其中的主力,但有孙妙涵这么个敢第一个大胆往人身上种牛痘的存在,更何况朱瞻基还在旁盯着,没有一个人敢隐藏胡善祥和孙妙涵的功劳。

在胡善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后宫贵人和女子为理由的要求下,朱瞻基最终和她站在了同一阵线,支持孙妙涵成为一名正式的御医,有官职有俸禄的那种。

其实胡善祥觉得,在她提出女御医的时候,皇帝是只想封孙妙涵为女医的,但架不住胡善祥以后妃和公主们暗暗为质,最终朱棣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同意了。

那一刻,胡善祥仿佛共情了

椿日

一般,突然明白一向乾纲独断的永乐帝为什么会同意她们这堪称大逆不道的请求了。

如果当年徐皇后病的时候,也有这么一个不顾一切,只想治病救人的女医在,徐皇后就不会因为男女之间的忌讳而延误了病情,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这些御医和大夫分别被派往了疫区,传授当地的医者和大夫种牛痘的方法。

民间开始传唱永乐皇帝的仁德,再没有人说起皇帝当年是如何心狠手辣的夺位之举,一时间,皇帝的盛名在大明朝达到了顶峰。

然而这一年或许当真是多事之秋。

随着辽东天花疫病渐渐平息的消息,朝堂上太子一脉却不得不沉寂下来,因为太子和太孙的支持者,太孙的老师,一个接着一个的去世了。

第87章 针对 在太子一脉隐隐消沉的时……

在太子一脉隐隐消沉的时刻, 汉王一党欢呼的喝彩洋洋,逝去的两位太孙的老师对汉王而言,就相当于太子失去了有力的助力, 对他而言, 可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永乐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先是国师姚广孝逝世, 永乐皇帝朱棣大概是真的很看重自己曾经的心腹谋士, 不但追赠其荣国公的爵位,谥恭靖, 甚至亲作神道碑,将其比于元朝的刘秉忠。

如果说国师的离去对太子一脉来说不痛不痒, 毕竟国师远离朝堂已久, 除了偶尔会为皇帝讲解经书之外, 也就朱瞻基因为和其师生的情谊, 对此分外悲伤。

那么左春坊大学士胡广的去世, 就太子府来说就相当于伤筋动骨了。

胡善祥从朱瞻基那里了解到, 这位胡广胡大人,为人敦厚严谨, 在朝廷上从不出言伤人。亦不将朝中机务随意泄露,且与任何人都无私交, 所以始终能得到皇帝的恩宠。

所以,明明胡广和解缙是同乡,两人还共同参与机务,解缙已久被皇帝找了个由头刺死,而胡广却以生性醇谨得宠。朱瞻基和这位胡大人的交集还要从其与杨荣、金幼孜同随皇帝北征起,在途中为当时的皇太孙朱瞻基讲解经史。

大抵无论是姚广孝还是胡广,对朱棣而言都是信任而不可代替的存在, 对于他们两人的离世,朱棣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胡广被追赠了礼部尚书的职衔,谥号文穆。

自此,明朝文臣卒后皆开始有了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