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柳玉艰难写欠条的时候,姑娘也拿了三两银子过来,她把三两银子递给宋殊禹。

宋殊禹正在指导柳玉如何写欠条,有柳玉不会写的字,他就在另一张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来,让柳玉照着写。

柳玉写得慢,又怕耽搁时间,肉眼可见地着急。

宋殊禹轻拍他执笔的手背,温声细语地说:“没关系,慢慢写,不着急。”

姑娘一直看着宋殊禹的脸,心想这个人和方才面对她时简直判若两人,若非她长了眼睛知道是个少年在写欠条,她还以为这个人在教自个儿媳妇练字呢。

想着想着,她突然想起什么,猛地歪下头去,咦了一声:“你长得好像一个人啊。”

第54章 试衣服你帮帮我

明明姑娘是对着宋殊禹说出这番话,可宋殊禹没有一点反应,仿佛压根听不见姑娘的声音一般,还是正在写字的柳玉怕姑娘尴尬,抬头问道:“像谁呀?”

不过这么一问,柳玉又真的有些好奇了。

“你们不是借了摄政王和他妻子的画本吗?”姑娘双手撑着下巴,趴在案几上打量宋殊禹,“你不觉得他长得很像”

说着,姑娘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话有所不妥,便用手挡在嘴前,凑近了柳玉悄声说,“很像那个摄政王吗?”

柳玉闻言,也歪头去看宋殊禹。

这下宋殊禹有反应了,有意把脸转向柳玉,随后扬起嘴角对着柳玉笑了笑,眉梢微挑:“像吗?”

“不知道。”柳玉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画本里没有摄政王大人的正脸。”

“画本里怎么可能有摄政王的正脸?除非那些画师都活腻了。”姑娘说,“我是说他的背影很像。”

柳玉哦了一声,又看向宋殊禹。

宋殊禹配合地放下手里的笔,后退两步,背朝柳玉。

姑娘又说:“他的侧面更像。”

宋殊禹偏过脑袋,好让柳玉看清自己的侧面。

姑娘:“……”

也没必要如此配合。

宋殊禹又问柳玉:“像吗?”

其实柳玉也不知道像不像,虽然他看过那个画本,但是碍于对摄政王的敬畏,他一直没敢仔细看摄政王和他妻子的画像。

只是话说回来,摄政王是京城里首屈一指的大人,平时随意吐出的一口气都能在他们这些偏远的县城和村子里掀起一阵暴风,甚至村里的长辈都不敢提及他的名讳。

如此情况,和摄政王有几分相像未必是件好事。

柳玉是个心思简单的人,若同样的事放在他自己身上,他可能不会想得这么多,可宋殊禹不一样,尽管他具体说不出来哪里不一样,可他觉得自己就是得替宋殊禹多想。

“不、不是很像。”柳玉不擅长说这种话,一开口就结巴了,他赶紧低下头,装模作样地继续写字。

姑娘挠了挠头,小声嘀咕:“可真的很像啊……”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姑娘还想把那个画本找出来,可宋殊禹似乎猜到了她在想什么,目光笔直地看向她。

“小姑娘,若是被有心人听见你说摄政王和一个乡下人相像,你说你只是会给自己添麻烦还是会给整个书肆带来麻烦?”

不知为何,明明宋殊禹说话的语气不重,却让姑娘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哆嗦。

姑娘也不敢去找那个画本了,脸色发白地站在原地。

“有个词是祸从口出。”宋殊禹看着她,“慎言。”

姑娘忙不迭地点了点头:“你们继续写,我出去招待客人,写好了拿给我就是,我在外面等你们。”

说完,姑娘也不等柳玉和宋殊禹的回应,转身跑得没了踪影。

柳玉懵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