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拜高堂”,对着牌位深深一拜,玉荣心里默念:愿先辈庇佑,往后与他相守和睦。

“夫妻对拜”,她微微抬头,隔着红盖头,望见萧远山弯腰的身影,红袍与红盖头交叠,像两团融在一起的火。

礼成后,玉荣被送入洞房,萧远山则留在前院应酬宾客。房里早按规矩摆好了子孙饽饽和长寿面,喜娘笑着喂她吃了一口,问“生不生”,玉荣红着脸应了声“生”,惹得满房丫鬟都笑了。

正坐着,王府管家匆匆进来回话:“王妃,宫里来人了,陛下和皇后娘娘赏了贺礼!”

只见内侍捧着几个锦盒进来,一一打开:有皇后亲手绣的百子图屏风,寓意子孙绵延。有陛下赐的和田玉如意,盼着夫妻和睦,还有一对赤金麒麟锁,说是给未来的小世子备着的。

“陛下说,范姑娘与七王爷皆是有功之人,这桩婚事是天作之合,望二位同心同德,不负百姓,不负彼此。”内侍宣读完口谕,又笑着道,“皇后娘娘还说,等王妃回门后,邀您进宫说话呢。”

玉荣让人谢了恩,送内侍出去,看着满桌的赏赐,心里暖融融的。窗外传来宾客的欢笑声,夹杂着萧远山温和的应答声。

宾客散尽时,夜色已深。萧远山推开洞房的门,酒气混着笑意扑面而来,他挥退了屋里的丫鬟,转身关上了门。

红烛摇曳,映得满室暖红。玉荣坐在床沿,红盖头还没掀,只听见他走近的脚步声,心跳不由得快了几分。

“等久了吧?”萧远山的声音带着点酒后的微哑,他拿起桌上的秤杆,轻轻挑开红盖头。

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人都笑了。玉荣望着他红袍衬得他眉眼越发俊朗,平日里的沉稳褪去些,多了几分柔和;萧远山也望着她,嫁衣红得晃眼,她鬓边那支戈壁石兰草簪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比满头发翠更让他心动。

“没等多久。”玉荣轻声说,指尖不自觉绞着嫁衣的衣角。

萧远山挨着她坐下,抬手替她摘下头上繁重的珠钗,动作笨拙却轻柔:“今日累坏了吧?拜堂、应酬,规矩多,我看你在席间都没怎么吃。”

“还好。”玉荣摇摇头,想起白日里的热闹,嘴角弯起,“王夫人说,这都是该走的规矩,走全了才吉利。”

“嗯,吉利。”萧远山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还有些凉,他便用掌心焐着,“但在我这儿,不用守那么多规矩。你累了就歇着,饿了就让厨房做吃的,想回范府了,我就陪你回去。”

玉荣抬头看他,烛火在他眼底跳动,映得那份认真格外清晰。她忽然想起在边疆的日子他替她挡过风沙,在她熬药时默默添过炭火,在宫宴上替她说话…

“我不饿。”她反握住他的手,声音轻轻的,“就是觉得……像做梦。”

“不是梦。”萧远山低头,额头抵着她的额头,气息温热,“从在灯会上见你第一眼,到边疆风沙里你背着药箱的样子,再到今日……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

红烛“噼啪”爆了个灯花,映得两人的脸颊都红了。玉荣望着他近在咫尺的眼,忽然笑了,像想起什么似的:“说起来,你那支簪子,手艺确实不怎么样,边缘都没磨平呢。”

萧远山也笑了,捏了捏她的脸颊:“那往后,我天天磨,磨到你满意为止。”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落在地上,与烛火的光交织在一起。没有了宾客的喧闹,没有了规矩的束缚,屋里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

红烛一直燃到天明,像在悄悄见证着,这一对有情人的缘分,终于在这满室红暖里,落了安稳的脚。

第85章 八十大寿(完结)

七年后的暮春,安济坊的向日葵长得比人还高,金灿灿的花盘朝着太阳,把半个院子都染成了暖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