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日什么时候?”迟樾转着笔,低头问缩在他腿边的小人。
林昭抬头,一脸茫然:“啊?”
“啊个屁啊,”迟樾用笔尖戳了戳纸面,“问你哪天生的,几月几号!”
林昭压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出生的,也没人告诉过她啊……
她默默看了眼大厅电子屏上的日期,掰着指头开始数日子。
头顶上方传来不耐烦的声音:“想这么久?自己生日都能忘?”
“11月28号。”林昭说。
迟樾不疑有他,刷刷刷两下把表格填完,交给街道办的工作人员。
他查过福利院儿童和流浪人员的相关就学政策,如果能拿到临时生活救助证,那么林昭不需要进行户口迁移,可以由当地教育局安排就近入学。
但办理这个证明的审核流程十分繁杂,不仅需要大量材料证明,还要核查家庭状况和困难情况。
凭迟樾自己肯定是无法办到,恰巧岑老师老公是教育局的一个小领导,而这就是他答应留在七中的唯一条件。
岑老师之前对迟樾答应留校这事儿其实没抱什么希望,这孩子的目标一直很明确,为了能上附中,有多拼多努力她都看在眼里,再说以他的成绩,上附中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所以当他提出这个条件的时候,岑老师十分诧异。
“那小孩是你什么人?”岑老师问。
迟樾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只说是乡下来的表妹,父母都没了,前几年计划生育偷生的,一直没能上户口。
此时正在家里洗厕所的乡下表妹狠狠打了个喷嚏。
岑老师听完止不住地叹气,感叹屋漏偏逢连夜雨,明明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却要负担起另一个比他更小的孩子。
她答应帮忙,不仅仅因为迟樾留校,更源于她教书育人的本心,对那些困境中仍然坚持求学的孩子格外怜惜。
有岑老师的帮忙,林昭的临时生活救助证很顺利的就批下来了。
第12章 过年
临近年关,包子铺老板关门回老家过年,临走前给迟樾封了个大红包,夸他做事靠谱,让人省心,夸着夸着还不忘把自己那倒霉儿子揪出来拉踩一番。
迟樾也趁着年节返乡人手不够的浪潮,终于找到了份新工作,在巷口一家叫“车尚美”的车行帮人洗车。
临时工没有底薪,按提成算薪资,迟樾想多赚一点,几乎是从早干到晚,抽不出时间回家做饭。
他本来打算拿点钱让林昭出去吃,可又想到她上次宁愿饿着肚子也舍不得花钱的抠门儿样……只能提前包了些饺子放冰箱里,简单教了下林昭怎么煮,他来不及回家的时候让她自己解决。
到了年三十,洗车行放了两天假,迟樾一大早就出门买菜,毕竟过年,他难得多买了些,又绕到冷冻区挑了一袋鸡翅。
早些年过年都是阿婆掌勺,迟樾最喜欢吃的就是她做的土豆鸡翅煲,他一个人可以吃完一整锅。
后来阿婆身体不太好了,就站在边上手把手教迟樾做,一下骂他酱油放多了,一下又是鸡翅腌咸了。
后来,他学会了,可惜阿婆却再也吃不到了。
迟樾提着菜站在家门口,钥匙插进锁孔里却迟迟没有转动。
这时,门突然从里面被打开。
“哥哥!你看我剪的”
林昭举起的手僵在半空中,笑容凝固在脸上,因为她看见迟樾仓促别过脸时,眼角那抹湿润的水光。
迟樾不过一瞬便恢复如常,换鞋进了屋,再抬眼时,他神色一滞。
窗台上歪歪斜斜地贴着几朵红纸剪的窗花,边角还留着明显的剪痕,中间贴着个歪七八钮的“福”字,衣字旁还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