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垂着眸,雪颜皎白:“有劳了。”

备好轿辇后,那侍女就送元慕离开。

就连偏殿外间值守的内侍,都不禁感叹:“昭仪娘娘脾气真是好。”

侍女倒是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

-

元慕回到宫中时,已经是正午。

她常年待在宫里,苍白的手背上,那抹红痕格外得灼人眼目。

“娘娘!您的手……”侍女骇然一惊,还以为她是受人刁难,急忙就要请太医过来。

但元慕摆了摆手,只是轻声说道:“水洒了而已。”

语罢,她便走进内殿,更衣睡去。

侍女急急地追进去,见元慕阖眸闭目也没敢再说什么,只是叫人拿来了药膏,轻轻地涂抹在她烫红的手背上。

将要傍晚的时候,元慕才醒过来。

这也不是因为睡足了,而是因为皇后那边又遣人过来,叫她晚间记得过去。

元慕揉了揉眉心,听着侍女轻声细语,缓了会儿神,方才想起晚上还有事情。

元皇后执掌六宫,事务繁多。

尤其是千秋节将近,这是她的生辰,也是整个国家的大节。

如今皇帝不在京中,所有的事情都要她亲手操办。

照理来说,元慕连妃位都不是,是没有资格过去的。

但她的身份毕竟特殊,是元皇后嫡亲的妹妹。

所以哪怕元皇后再不喜欢她,也不会让旁人看出她们之间有嫌隙。

元慕看了眼漏钟,就让人开始梳发更衣。

她刚睡醒,没什么胃口,让人将晚膳撤掉。

侍女担心地端上了糕点:“娘娘,您早膳和午膳都没用,晚上又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先稍微用些吧。”

元慕摇了摇头,望着铜镜中的自己:“不会太久的。”

昨晚一整宿都是在乱梦中度过的。

睡了一下午,但元慕的精力还是很弱。

不知道是不是没睡好,她坐上轿辇时,仍觉得有几分晕眩。

好在轿辇很快就到了梅园。

皇后还未至,众人捧着手炉,锦衣鲜亮,坐在亭台附近的火炉边笑着谈话。

“你知道一举打到柔然王庭是什么意思吗?”为首的人眉眼明亮,“上回做过这种事的人,是古诗里的李将军!想当年我祖父跟着高祖皇帝……”

这是德妃。

她父亲是两朝名将,极是骁勇善战。

“快别说了,”德妃身畔的人掩唇低笑,“我们都听了八百回了。”

这是淑妃。

她祖父是开国元勋,致仕后仍然声名响亮,在朝野都极有名望。

元慕是个缄默的人,她在宫中没什么存在感,也没有谁会记得她。

她轻轻地落座,在人群的角落听着众人闲语。

听了许久,元慕才迟钝地意识到,皇帝或许真的快要回来了。

她一直以为他是要去防秋,没想到竟是亲征。

或许真是有国运在身。

前朝费尽心思没能打败的敌人,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就轻而易举地解决掉了。

元慕听得认真,一时差些忘记她们今日过来,是因为元皇后的召见。

元皇后事务繁忙,她身份又尊崇,每回集会都是姗姗来迟。

从来没有人敢说什么。

天色逐渐转向深黑时,众人终是觉察到不对。

都已经半个时辰过去了,皇后就是事情再多,也该过来了。

德妃皱眉,向侍候的宫女呵斥:“现在是几时了?皇后娘娘迟迟未至,你们也不知道去问询一二吗?”

夜色昏沉,梅园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