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出发之时,罗太太再三叮嘱,让林青枝多照顾女儿?,除了期望女儿?旅途愉快,还想让林青枝多劝劝罗三娘,能够接受罗清江挑出来的夫婿人?选。

其实罗三娘十三岁便已经?坐漕船北上洛阳,如今已是她第三回?出远门,身边的下人?们除了照料她的日常起居,常日陪伴已没?什么新鲜感,见到林白棠便觉新鲜。

林青枝肩负着?罗太太的重?托,为了让罗三娘高兴,便将小侄女出借:“三娘既喜欢白棠,便留她在你身边做个伴儿?。”

唯有卓庆不愿意,撅着?嘴抗议:“白棠姐姐留下来陪伴三姐姐,那谁陪我玩儿??”

罗三娘便逗他:“要不你也?留下来陪我?”

林青枝揽过儿?子:“这小子哪里是要白棠陪啊,跟先生请假的时候布置了许多课业,他是想逃避读书,别理他。”揪着?他的耳朵回?房去读书了。

林白棠留了下来,罗三娘见小姑娘双目莹莹,肤白若凝,透着?股说不出的灵气?,便拉着?她的手儿?坐下,又塞了点心果子蜜饯给她吃,问她被拐之事,还问她:“你当时怕不怕?”

“……也?是怕的吧?”林白棠咬一口红豆糕,回?想当时的心境:“但有些事情就算是怕也?要去做,总不能因?为害怕就束手待毙吧?”小姑娘眼里流露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坚毅:“再说邪不压正,我又没?做坏事,该害怕的是拐子才对!”

罗三娘深觉有理:“你说的对,有些事情不能因?为害怕就束手待毙!”心中却想起自己的婚事,既t?已打定了主?意拒绝父亲的安排,更不能连个小姑娘都不如,左右摇摆。

她将舱里侍候的丫环婆子们全都打发了出去,与林白棠闲坐聊天,听小姑娘讲苏州城内河上人?家趣事,或者芭蕉巷里的故事,只觉得小姑娘的日子轻快无忧,连出发之前跟母亲大吵一架的郁气?都散了不少。

林白棠讲得累了,便问罗三娘洛阳之事。

“芸姐姐已经?不是头一遭去洛阳了,想来见识过不少新奇之事吧?”

罗三娘单名一个芸字,她只听小姑娘眉飞色舞讲市井趣事便觉开心,更喜小姑娘虽家境贫寒,但进了富贵窝也?不见眼馋舱内摆件器物?,更不以自己身上衣衫布料寒陋而自卑,还讲起自己学针线的趣事,大叹针线活之难,平生难遇。

她敢力斗人?贩子,却败在小小一根针下。

也?是好笑。

罗三娘也?不擅女红,当然以罗家家境,自不必困于?此道。可当母亲的养个女儿?总想要她温婉顺从,将来嫁出去相夫教子谨守妇道,于?厨艺女红乃是必备,不求精通也?得略会一二,谁知罗三娘宁可看帐本也?讨厌学女红,母女间无数次因?罗太太逼迫学女红争执不下。

谁知在北上的漕船上遇到了知音林白棠,也?忍不住大吐苦水:“我能赚来大把银子,自然也?能雇到顶尖的绣娘,为何偏要逼自己去学女红?简直浪费时间。”

两?人?虽年龄足足差了六岁,但此刻却难得的心意相通,不由互相握住了对方的手相视而笑,开心之下罗三娘便报了名字,改了称呼,讲些沿途风物?给小姑娘听。

她见林白棠双目亮晶晶,闪着?好奇的目光,便忍不住捏捏小姑娘的脸颊:“等?到时候你去了就能见到,倒也?不必着?急。”

待到晚间,将卧房里守夜丫环睡觉的榻让出来给林白棠,见她临睡之前还要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笔墨纸砚写字,不由奇道:“你家还送你读书啊?”不怪她觉得小姑娘说话颇有章法。

林白棠便笑道:“芸姐姐说笑了,我家哪有钱送我读书啊?是我自己想要读书识字,便央了同巷子在学堂里读书的玩伴,放学回?来教我读书识字记帐,不然可不是个睁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