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太追求长期回报,关注也都是文化和内容产出在社会中的商业潜力,所以当初秦落和他商讨女心再就业和读书会时,他就曾帮秦落在股东大会中推动了项目的落地。

甚至包括《她杀》电影的投资,他也力挺到底了。

商毅推崇文化形象策略,他认为只追求财务回报,目光太过短浅,他总说:如果当年不是他精准投资了罗格斯,认为罗格斯发展前景恢弘,那现在社会上的女性主义推动速度会更更慢,舆论造势者都是他培养起来的杀手。

“商总,读书会的节目已经播出四季了,线下也搞了好多年了,这些年财务维持平衡已经就挺不容易,目前舆论影响也不好,我想着停下来休息休息。”

秦落说着,将桌面上整理好的读书会项目推到商毅面前,“这些年读书会牵扯了我个人的大量的精力,它对罗格斯来说可能是个形象策略点,但对我来说它就像是精神支柱,割舍掉它我也很不舍,但按照公司未来的商业发展来看,它违背了设立的初衷。”

“初衷。”

商毅捏起报告敷衍地翻动纸张,扫了两眼后关合,“秦落,你似乎还没搞明白什么是初衷。”

他把报告安安静静地放回桌面,“生活的更好,就是人最大的初衷。”

秦落对这种指教充耳不闻,“商总,你也参与过两次读书会,包括您自己的新书签售都在此做过演说,你知道参与读书会的人都是什么状态。”

罗格斯读书会缘起是秦落的签售,她第一本书《红线》曾在作协和出版社的协调下,在南京举办了二百人的演说。

她在座谈会上谈论了女作家的写作困境,谈论了作品中的不足,以及包括角色人物与现实的重叠,那天结束后,她的演说被人剪辑发到了网上。

后来秦落第二本书,第三本书的签售座谈开始人数激增,读者越来越多,传播性也越来越强。

再后来,秦落有了罗格斯,开创了个人社交平台,有老读者通过账号私信到了秦落。

他们告诉秦落,这些年她们通过阅读找到了目标,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像某颗明珠般闪耀着黑暗的路,她们问秦落能不能多参加线下签售,多开放一些阅读座谈,让更多的人参与进去。

秦落被这些夸赞触动,于是才开始了读书会。

但秦落的读书会有条件限制。

并不是每个人都来参加座谈会,能得到门票的人大部分都有经济上或者是精神上的缺口。

比如学生、精神高危职业、抑郁症患者、单亲妈妈、有社会障碍人员….

这些人员的筛选大多数通过罗格斯旗下心理机构推送,要不就是社会辅导机构推送,又或者是法院救助推送。

还有一小部分是从再就业公益项目中脱引而出的工作人员,她们被派遣到沪城读书会来实习,在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当然,读书会的回报是很难看出成绩的。

它就像是张漂亮的名片杵在公众视野里,成为政府扶持的带头项目,成为创意园内最出众的文化社区。

秦落想到这苦笑。

商毅当初为了读书会选址下费苦心,牵头政府找了新开发的文化园区,租了最大的厂房,聘请了韩国的装修团队,才打造出这么一栋设计感独特的建筑。

外地游客经常会没看到提示牌,将读书会误认为成某个展览中心,经常有人在门口打卡拍照。

最近舆论也曾有网友拿这个说事。

他们说:「设计这么高贵,是给需要求助的人读书用的吗?要我在这里面听座谈会,大概会更加焦虑吧。」

秦落叹了口气,对商毅说道:“商总您是华裔,你清楚现在这些所谓的对立风口,你也知道罗格斯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