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识茵则笑着挽住他一边胳膊:“心诚则灵。我对郎君的心日月可鉴,佛祖在上,一定会听到我的祈祷,好好保佑郎君的。”

闻见这声郎君,他面色这才和缓了些,识茵又撒娇道:“好累啊,郎君背我回去嘛。”

他没应,但走出石窟后,倒是十分体贴地蹲下来任她攀上肩背。识茵顺势搂住他脖子,笑得甜甜的:“郎君最好了。”

*

石窟中除有佛塑之外还有古阳洞的书法可看,皆前魏朝的王公贵族发愿之文,于文学上无所造诣,但单论书法,确是道得上一句魄力雄强、骨法洞达,自前朝始便有人来此拓碑练习。

识茵也对书法感兴趣,身在郎君的背上,指挥着他在各方造像记下走走停停,最终久久地停驻在那方《北海王元详造像记》之下。

她趴在谢明庭肩头,抱着他胸,下巴则亲密抵着他肩,柔柔弱弱若一只小猫模样,出神地看了许久。

久也没有声响,谢明庭不禁回头去问:“你喜欢魏碑?”

时人学书法,多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为佳,他却独爱魏碑那有如刀刻的质朴雄健,可惜书碑之人多为不知名之人,也就不受推崇,可谓少有知音。

他没想到,顾识茵会喜欢。

识茵正趴在他背上,闻言欲答。二人的距离原就挨得极近,如此一回头,他鼻尖便轻轻擦过女孩子柔嫩白皙的侧脸,拂动一层热密的酥意。

识茵唬了一跳,四目相对,脸上迅速地红了。

谢明庭也有些不好意思,转回头去。识茵有些脸热,撩了撩颊边一丝被他蹭落的鬓发:“妾祖上是南人,从小学的是南碑,虽也称得上温雅娟秀,可未免闺阁气太重,今日得见龙门碑帖,倒是收获颇多。”

“我很喜欢这里,谢谢郎君今日带我过来。”

谢明庭不言。她眼中笑意温和沄沄,如春日华光,如星河熠熠,或流淌、或倒映于水面,涌动一湖的波光漉漉。和往日在他面前的笑容迥乎不同。

而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竟也劳得她真心诚意地道谢,这只能说明,既同意了做她丈夫,但他也确乎没尽到几分丈夫的责任。

观赏完古阳洞,谢明庭背着识茵下了石阶,见天色不早,便欲下山渡河离开。

此时夕阳漫天,透过森森古树漏在林间也沾染几分森冷的凉意,密林间群鸦乱飞,飞禽走兽声不绝如缕。一只幼猫匍匐在石阶旁杂乱的草丛里,浑身雪白,眼瞳如墨玉,喵呜喵呜地叫着,像是失了亲,很是可怜。

大约女子天生就是疼爱这些小家伙的,看见猫儿,识茵霎时便走不动道了。

说来也是有缘,见了生人,那猫竟也不闹不跑的,软软糯糯地朝他们身前拱。识茵忙从他背上下来,将猫儿抱进了怀里。

“郎君,郎君。”她抚着猫儿的脊背,又怯怯地拉谢明庭袖子,“我们捡回去养嘛,小猫好可怜啊。”

谢明庭淡淡睨了她一眼,女孩子眼中星光般闪烁着莹莹的光,很是期待的样子,远比往日里那个总是披着一张柔顺的皮对他撒娇卖痴的女子可爱许多。

她颈上还戴着那串他亲手系上去的铃铛,眼巴巴望着他的模样,也像极了猫儿。一大一小两只猫儿都在祈求着他的收留,也着实让人不忍拒绝。

“好。”他应道。

回到别院时已是竹影漏金,夕阳携着潇潇的竹影透过月洞窗映在内室的墙壁上,屋外风吹,萧萧似鸣雨声。满墙竹叶也跟随而舞。

那只新被带回来的龙门猫被取名汤圆,被安置在卧房里为它新做好的窝中。用过晚饭后,距离入寝尚有一段时间,识茵便在书案前依着白日见过的龙门法帖,一笔一划地练字。

她原学南碑,后来也学卫夫人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