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2 / 2)

岑樱也高兴极了,亲昵地挽住识茵的胳膊:“想不到我们茵茵这么厉害呀,倒真有小封哥哥当年的风范了。”

识茵并不知道伯母口中的“小封哥哥”就是永昭朝的大理寺卿、尚书令,谢明庭的老师。她只是怔怔地看着堂上那被蒙着白布的死去的可怜妇人。心想,她算是为她讨回公道了吗?

她从来都是怯懦无用的,连自己受了委屈也因畏惧名声不敢为自己讨一个公道。但若她的学识能帮助其他人,她心里其实很高兴。

最终的结果算是皆大欢喜。

那位姓嵇的郡守虽然昏聩,却还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也知道判错罪刑可能招致的后果,当即承认改判了男子死刑,收系监狱,等待案宗发完京师复核。

他纡尊降贵地亲自来向识茵道谢,满面浮笑地,又向请教她身边的秦衍夫妇的名讳。秦衍只淡淡道:“走吧。”

新安风景不错,黛墙青瓦,与江北迥然不同。他还打算在新安住上一段时间,不想暴露身份。

只是还没走出衙门多远,识茵便被几名激动的妇女拦住了。俱是方才旁观了她以法条以理据争的当地妇人。她们热情地拉着识茵的手:

“小娘子,你既通诉讼,能帮帮我们吗?”

“我家那口子一天老打我,打得我实在受不了,我想和离,族长却不允许。我听说官府是可以判义绝的,只是苦于找不到肯接案子的讼师。我能请你替我们写状纸吗?我可以给钱的!”

“还有我还有我。”

妇人们围着识茵七嘴八舌地说着,拦住了他们去路。识茵有些不知所措。最终还是秦伯父替她解围:“你们先回去自己想好要不要告,再来找我侄女吧。”

“恕不奉陪了。”

他示意伏青梧将人隔开,这才顺利地离开,返回家中。

识茵却是若有所思。

她好像知道了要在这片土地立足生存的法子了,或许,还能积攒盘缠与人脉,便于日后北返。

*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进入二月,春耕渐渐忙碌,江南江北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耕作的农人,义兴郡也不例外。

谢云谏头戴斗笠,身披箬笠,一副农人的短褐装扮,正同几名侍卫检查过河流旁新修的水车。

他走回正在田边询问农人的兄长身边,摘下箬笠充作扇子一般在额旁扇了扇,草叶间积攒的水珠纷纷直往脸上扑,一边道:

“真没想到,我堂堂大魏的宣平侯,竟然沦落到来替你修水车的地步。”

话虽这般说,他心里倒也没有不愿。谁叫茵茵的信里说了,要他们把义兴郡治理好才会回来。

虽说他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会回来,但她既然这么说了,他就愿意留在这儿辅佐兄长。

谢明庭已经问完了老农今年的春耕情况,辞别老人后,和弟弟沿着田埂又往下一处水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