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2)

己。薛姮攥着帕子的手越来越紧,最终缓缓放下,将她扶了起来:“知道了。”

“放心吧,有我在,不会将你交出去的。”

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诺,识茵心间一喜,眉眼都溢出几分欢欣:“妾谢过夫人。”

于是,当谢明庭在崇明书院暂住了几日、顾忌着上任时间不得不继续行路之时,顾识茵不见了。

第52章 (原48/49)

◎楚淮舟,是她曾喜欢的人◎

顾识茵是趁清晨离开的。

天公作美, 前一夜下了场霏霏细雨,天气湿润,她起身的时候, 身侧的人犹在熟睡。

昨夜备给他的饭食里下了微量的蒙汗药, 她上手去推, 连带着轻唤了声也没回应,她迅速起身更衣。

她没带任何行李,临出门时,睡在篾箩里的汤圆儿却被惊醒,从篾箩里跳下来, 跳到她手臂上,依赖地蹭着她莹白的一截下颌,不住地发出喵呜喵呜的可怜叫声。

汤圆儿是被她从伊阙捡回来的, 事到临了,要抛弃这可怜的小猫她也心有不忍,然事急从权, 再是不忍她也只得将它抱回篾箩里安置,没任何留恋地离开。

薛夫人及其侍女已经等候在书院正门处,将打包好的包裹塞进她怀中:“这里是二十两碎银和一些干粮, 还有入城的引荐信。”

“此去往东, 走十五里路即是东阳县城。我的人会送你入城,你且在城中暂避一避, 等到明庭醒来,定是以为你回京去了。届时他走后, 我再想办法送你回京。”

大隐隐于市, 识茵自然明白, 她感激地红了眼圈:“夫人的大恩大德, 妾没齿难忘。来日必当结草衔环、作牛作马,报答夫人恩情。”

薛夫人莞尔:“别说这些了,时候不早了,快走吧。等到他醒来就来不及了。”

识茵再度向薛夫人叩首致谢,就此下山。

早有马车等候在山脚,即接上了头,二话不说拉着识茵往东阳县城去。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马车里,识茵斟酌着问车外赶车的书院仆役:“这位小哥,夫人让你送我去东阳,可我没有路引,只有一封夫人给我的引荐信,这能成么?”

不怪她担心,历来百姓离开自己籍贯所在去往别的郡县皆须路引,若无路引,便连城门都进不去。这也是她同意薛夫人去东阳暂避风头的提议的原因。

仆役不无得意地答:“您这就不知道了,咱们院长和院长夫人在东阳名望可高了,那东阳县的楚县令还曾是咱们院长的学生呢,夫人的引荐信,自然管用。”

“楚县令?”

“是啊,也是从京城来的,还是个什么世子,家中有爵位的,姓楚,别的,小的就不知道了……”

京城来的,世子,姓楚。

车内,识茵渐渐陷入沉思。

满足这三样条件的人她倒是认识一个,那是她父亲的学生,承恩伯世子楚淮舟。他少年时在太学学经,父亲曾教过他,也是因了这一层关系,父亲死后,他对她也颇为照顾,逢年过节总要送些节礼接济她,以至于她曾起了不该起的心思,为他苦学棋艺,想要攀上这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