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不满意、知识青年下乡的处境也不满意。宁嘉庆憋着气赶上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好政策成了大学生,大学毕业那年宁嘉庆已经和海外的父亲有了联系,父亲让他去美国发展,宁嘉庆也毫无留恋地开始准备各种资料。一直和宁嘉庆地下恋的武琴也在当年上了师范大学,按照宁嘉庆的打算他先走,然后再接武琴出去。就在宁嘉庆出国手续都办好后武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那时宁嘉庆的出国势在必行,孩子要与不要成为棘手的问题,宁嘉庆不能忍受在那个环境里的继续等待,他已经等得太长,劝导武琴流产无果后毅然离开。因为怀孕这个插曲两个曾经相爱的人渐行渐远。武琴坚持毕业后生下孩子,又在风言风语中坚持了一年后把小小的孩子留给宁嘉庆的爷爷奶奶,也出国去了日本。之后不到一年宁家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孩子成了孤儿。乔建国眼看着儿时伙伴的家就在几年间散了,那时候早在工厂上班的他刚刚结婚,和媳妇商量后收养了孩子,改宁姓为乔,全名乔远峰。宁嘉庆和武琴都知道乔建国收养了孩子,感激之余在经济上多加照顾,总有汇款过来,所以乔远峰小时候并未吃苦,反而因为乔建国的媳妇体弱多病不能生子而成了乔家唯一的孩子,受尽父母的关爱。
真相是在大学毕业前夕,因为乔远峰学医,所以宁嘉庆和武琴认为出国对他的未来和事业有好处。乔建国是老实人,这么多年宁嘉庆和武琴从来没有跟他要过儿子,还让老伴儿在乔远峰的陪伴下安心离开,已经是感激不尽,如今乔远峰长大,为了儿子的前途听从两个老同学的安排,也鼓动乔远峰出国。乔远峰从小知道家里总有来自美国和日本的汇款,问爸爸哪儿来的,得到的答案总是说朋友的,结果这些在他心里总能寄好吃好穿的好心叔叔阿姨,在二十多岁那年被告知一个是亲生父亲,一个是亲生母亲。乔远峰拒绝出国,然后放着即将到手的好职业跑到四川等地转一圈后直接跟人去了西藏。
“后面的事情你知道的,利用新兴的互联网跟别人一起搞了个网络旅游经济公司,通过做网站签订单,你也是这么来的。”
余宝笙瞪大眼睛,双手捂住嘴巴,乔远峰的经历超出了她的想象,在她眼里,乔远峰永远得意,永远意气风发,似乎就是世界的骄子,刚才他说他遇到类似她的窘境,她也不过是怀疑他只是安慰他,却想不到他的人生比她能想到的还要残酷,一个从小不知亲生父母是谁的孩子。
“八、九年前你来的时候我正在抉择。那个网站只不过是一时兴起做的,心里终归还是想着当医生,浪荡一年之后的心情也不再像以前冲动,生父想让我去美国,母亲想让我去日本。去哪里学医都是一个苦差事,最终我选了日本,原因很简单生父是彻彻底底地抛弃了我,母亲还给过我一次生命陪伴过我一年。在日本的日子并不好过,母亲再嫁,生活富足,希望我能陪在她身边,可是她的丈夫待我的态度却冷漠。我接受了他们为我职业所做的帮助和安排,却又瞧不起自己,我以为自己是有勇气的人,却还得接受嗟来之食,说实话没有这位继父的力量,我的确也不会那么顺利在日本修读完医科。所以去日本后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都很大,一方面宁愿在外面租房子住宿舍打工也不愿回去住,另一方面发誓要干出一番成就,让别人认真看我,证明自己的出生不是个错误,也希望能有一天把所受的这些恩惠还得一干二净。确实我的努力也让母亲感到荣耀,所以也就有了我可以被摆到台前的认可,甚至包括相亲。可是,越到后来,我就越明白,这种恩惠和负担,如果我在意那么永远是摆不脱的,我可以感谢他们,却不能把这些感恩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如果困在这里,恐怕一辈子我做的都不是自己,也一辈子都会意不平。父亲的一次生病,让我想通了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不是那些过去甩不开的恩怨,也不是永远放不下的负担,所以,放下一切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