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母为他在城里最高级的明月楼摆了状元宴。刑嘉跟在父母身后,给长辈和亲朋好友一桌一桌的敬酒。
宴席的气氛很是热闹,大家都夸刑嘉优秀,夸他的父母教导有方。他一直在笑,可是乔可看得出来,他的眼里没有笑意,眼神里透着悲伤。
温雅考去了上海,他们的爱情还没有真正开始,却要结束了。
刑嘉走的那天,天空下着蒙蒙的小雨。乔可去送行,临上车前,刑嘉对她说;“乔可,我在北京等着你。”
他没叫她丫头,而叫她乔可。
雨水淋湿了乔可长长的头发和白色的棉布裙子,火车开走的时候,她的长发像风中招展的旗帜,白裙翻飞宛如绽放的花朵,纯白而甜美。
刑嘉将头伸出窗口,将这一幕深深记在了脑海里。
二、
岁月就这么轰隆隆的碾过了一年又一年。
两年后,乔可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过不是北京,是南京。
填报志愿前,乔可收到了刑嘉寄来的Email。刑嘉在大学里认识了一个女孩,乔可看到了他们手挽手的照片,那个女孩长得很像温雅。
那张照片让她最终选择了南京。
乔可有时想,爱情不过是容易被猜疑的幻觉,一旦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来南京两个月后,乔可认识了千羽。
那是一场很偶然的相遇。
乔可的文笔好,喜欢写一些凄婉悱恻又警醒深刻的爱情故事,投到学校的校刊编辑部,很快就刊登在校刊上。
那个年龄的青年男女,心底的情感大致是相同的。乔可的小说很多人爱读,她的小说和她的名字很快在校园里传播开来。编辑部的干事邀请她加入,在那里,她认识了千羽。
千羽的名字在学校是以博学多识,温和谦逊流传开来的,没见面前,乔可以为他是一个学究式的人物,面容晦涩,神态严肃,带一副呆板的黑色眼镜。可是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穿着白棉布衬衫,旧牛仔裤,相貌清秀,眼神清澈的男子。
他谈吐文雅风趣,为人热情,很爱笑,笑得时候露出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左边脸上还有一个小小的酒窝。
有时看着看着,就失了神。待人家发现,转过脸来看她,她才惊慌的低下头,脸红得像九九艳阳天。
她始终还是一个被动迟疑的女孩,在爱情面前太过的谨慎小心。
千羽注意到这个总是穿着白棉布裙子的女孩,她有一双漆黑明亮的眼睛,看人的时候总是带着微微的惊惶。低头的瞬间长长的头发遮住了脸,掩藏了所有的心绪。
她很安静,喜欢呆在角落里,像一个缺少照顾的孩子,总是一副寂寞的样子。
这样不擅言辞的女孩,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
千羽却对她印象深刻,在她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想他们或许是同一种人,在城市的阳光下喜欢微微眯起眼睛,对白日的喧嚣和涌动的人群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他开始慢慢的不露痕迹的接近她。除了编辑部的工作主动跟她搭档外,还经常邀她去看画展,听音乐会,欣赏歌舞剧。他们都爱好文学艺术,聊天的话题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到中国的诸子百家争鸣。从梵高的《向日葵》到校门口的油炸臭豆腐。
乔可笑着告诉千羽自己第一次吃油炸臭豆腐时夸张的样子,简直比吃了老鼠还恐怖。千羽第一次看到乔可明眸皓齿的笑容,为其中的甘甜而微微失神。
有时,他们一起看完电影,路过学校后边的小吃街,千羽就会为乔可买一串新鲜的鱼丸,还有冰冷爽口的西米露。乔可站在角落里,看着千羽为她挑选鱼丸的背影,就这样想起了刑嘉。
刑嘉也很喜欢为她买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