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挺出人意料的.......
顾侯爷的同僚就坐在他旁边,不由凑过去道:“你家这两孩子有福气啊,从前不晓得伏砚这样疼人,不想铁树开花,谁都叫比不上他。”
顾侯爷听了这话也颇受用,他看着一旁的顾淮声和姜净春,深觉这日子越过越有,他美滋滋抿了口酒,想着说不定不久就能抱上孙子。
他也不客气应下了同僚的话,“自然是要有福气,还真别说,我也比不上他。”
同僚笑,“那可好极,看这样子,没多久就可以吃上周岁酒......”
两人共饮,说说笑笑,可这氛围很快就被打破,歌舞声渐退,太和帝开了口,像是有话要说的样子。
众人皆安静了下来,同僚也坐回了身去,没再说话。
太和帝先是开口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到了后来,不知怎地说到了北疆战事上面去了。
皇太后见到太和帝开口说这些,隐隐有些想要开口阻拦之势,她道:“皇帝,秋狩的日子,出来玩就玩尽兴些,何必提这些去?”
太和帝却不接茬,他道:“母后,随意提一嘴罢了,有什么打紧的呢。”
皇帝都这样说了,皇太后好像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的必要了。
太和帝见到皇太后不再说,便又开口说起了正事,他道:“现今北疆蒙古兵阴魂不散,时时觊觎北地,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这北疆的事情,平素皇帝都只是和内阁的人开会议论,今日怎么把它在明面上抬出来了呢?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皇帝意图,谁都没有先去开口说话。
最后还是王顺先开的口,他道:“臣以为,此刻蒙古兵驻扎在大昭边境,也摸不清他们究竟是何意图,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好,毕竟当初沈长青通敌叛国,大昭在汉沽关一役中输得惨痛,只怕已经养得那些人有恃无恐,现下再打,究竟有几分胜算,也摸不清楚。”
首辅开口,谁还能说些什么,众人一时无言,沉默片刻后,宋阁老起身道:“臣看不然,今日拖明日,今年拖明年,难道就一直和那些人拖着吗?一拖再拖,这难道不是在给他们送机会?难道不是在把主动权让给他们吗?况说现下北疆形势不错,谁又说没有赢的胜算呢。”
首辅、次辅意见全然相悖,这些话早就争了几百遍,现下皇帝再提起来,说来说去也仍旧是一样的话。
有何好去再提呢?
沉默片刻,皇帝开口问,“所以众爱卿觉得呢?”
众人闻此,默声片刻,皇帝又开始让人表态,他笑了一声,视线扫过众人,玩笑道:“说就是了,表个态又不要钱。”
表态是不要钱……要命啊。
说来说去也就那样,内阁中一共五个阁老,除了顾侯爷肯站宋阁老那边,其他的两个嘛,自然是王顺说什么,他们听什么。
至于群臣,也一如往日,大半部分的人都站在王顺身后。
所以今日这桩,真是问了也白问。
太和帝坐在高台,若有所思的看了下眼前的局面,没想到王顺到了如今还有那么多的人拥护。
看来,王顺贪去的钱多多少少都是散到他们那些人的口袋里头了,也无怪乎这般听话。
太和帝扫了一眼,心中有了数,也没再去开口。
可视线最后在落到了顾淮声的身上时顿了片刻。
他问他有没有想说的。
顾淮声早在方才说话之间就已经擦干净了手,听到了太和帝唤他便也起身回话,他方才已经表过态了,可太和帝又让他单独出来说一回。
皇帝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其实已经偏了。
他也想出兵蒙古的,只是现下情形如此,朝堂上一半都是王党的人。